第355章 鳄鱼已死,狮子已逐,羚羊们,到了迁徙的时候了—10-《四国演义系统》


    第(2/3)页

    面对这样的指责,大部分大汉朝廷的臣子们是没有反抗能力的,因为他们的确在混乱之中选择了逃跑,虽然造成混乱的直接元凶并不是他们,但他们平时的不作为也是为这一混乱的造就,提供了很多量变的积累,所以说他们庸庸碌碌,并不是一件冤枉他们的事情,更何况他们在面临困局和混乱的时候,也实在拿不出他们本该有的骨气和睿智。

    因此,他们在董卓的攻击面前,不得不低下了自己高贵的头颅。人一旦失去了气势,就很容易会被别人所左右,而一个由人组成的集体,则会更容易出现这种规律。因为其中还有从众心理的作祟。于是这群人就顺利的落到了董卓的操控之中,他们被要求返回洛阳城中。好好调查一下这场混乱造成的原因。并尽快给天下人一个满意的交代。

    这个混乱造成的原因能够有几种呢?答案是可以有很多种,但唯独不能出现真相,真相是什么呢?真像是一群激进的,前倾世紫界者,为大将军何进报仇的借口,冲进了皇宫之中,杀掉了十常侍。请不要说他们杀掉皇帝内存本身就是大不敬之罪,光说他们冲进皇宫这件事情,就足够算得上是造反了,然而,文人士大夫,美的口舌之利,又岂会容许别人在这件事情上动手脚,所以他们立刻得出结论,孙云志还没有看到洛阳城头,就将这件事调查了个清楚,由于十常侍在宫中捣乱,罗颖引发了这场混乱,至于曹操和袁绍等人,只不过是率兵进入皇宫之中进行平叛。至于过程当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让人感觉不太友好的事情,那也只不过是手下的士兵管教不严而已,曹操和元素都已经意识到了错误的严重,并且决心严格管理手下,争取向董卓的部下看齐。

    董卓对他们的表态当然是十分满意的,她也知道怎样才能够稳固朝堂上的政权,以便让自己能够更安稳的掌握权力,十常侍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他们现在大多已经身首异处。所以将这场混乱的责任推给他们,当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

    当然,这样的事情会立即遭到一些禁军统领的反对,他们与十常侍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尤其是掌管着进军的几位太监也险些成为这场混乱的牺牲品,不过,他们与凉州体系的关系,身为董卓所知,所以当董卓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反而是进入了一种相对安全的境地,这个时候他们所隐藏的一些秘密,孙云志都可以拿出来与面前的董卓好好谈一谈了,比如说前不久他们救下来的那位董太后。

    何太后万万没有想到他那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大将军,竟然连这个老太婆都没有处理掉,还让此人重新出现在了自己面前,董太后当然是相当愤怒的,他指着何太后的鼻子骂道,是这个贱人要杀掉自己,而且禁军的将领们还很快的抬出了那几十名刺客。不幸的是,有人当场认出其中的某几位刺客,正是大将军何进府上的门客,只可惜的是如今大将军何进已经身首异处,死在了十常侍手中,这件事情也就不能再继续调查下去了,但是董太后毕竟是先帝的母亲,对于何太后来说,也是婆婆一般的存在,派遣刺客谋杀母亲,正在极其重视孝道的大汉王朝,显然是怎么掩饰都说不过去的事情,于是一场针对何家的清洗就此开始,甚至这件事情结束的时候,洛阳城的城墙依旧没有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

    进军的行动速度非常之快,他们甚至指责袁绍和曹操等人,正是受了大将军何进的唆使,才争对皇城发起进攻的,而且他们是有意的制造混乱,还想对身体的一些嫔妃动手,这些罪孽都不是简单的治军不严所能掩饰的,于是又有一批中低层的军官被拿出来当了替罪羊,而董卓的杀伐果断,也很快让朝廷当中的一些人感到心惊肉跳,当然这群人当中不包括血气方刚的曹操和袁绍,他们看着自己熟悉的部下,接连不断的被扣上各种罪名,带出去就地处理,自然是恨得咬牙切齿。

    不过董重还是没有打算准备处理董卓和袁绍,因为现在的他,在苏宁的影响之下,已经变成了一个十分爱惜才华的人物,他也想能够像苏宁那边聚集起一批青年俊彦在自己的周围,如果能够像苏宁一样创办一所大学,那就更好了。

    只可惜他的程序上也并不可能得到曹操和袁绍等人的响应,他们两个人已经作出决定,准备随时逃离董卓的掌控,回到各自所熟悉的地盘儿去,拉起一支能够与董卓抗衡的队伍。

    这事他们也能够预料到,董卓在掌握朝政之后,一定会严格限制朝臣们的行动,如果有人胆敢违背他的意思,肯定会受到严厉的惩处,这个时候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逃出生天,就成为了他们接下来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不同于他们这两个年轻人的血气方刚,有位叫做王允的老狐狸,此时也已经转动起了心思,他知道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屠夫何进不止,暗中调动了董卓这一路军队,与他差不多先后赶到洛阳城附近的,应该还包括前任并州刺史丁原的军队。董卓前往并州担任并州牧之后,丁原肯定是要离开自己经营已久的地盘儿,他当然不肯甘心交出自己的部下和士兵,所以肯定会对董卓记恨有加,如果能够利用这一点的话,说不定朝廷还不会彻底落入董卓的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