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弄不懂这种差异,但是他们知道这种场景很有可能就是苏宁强盛的原因。可生在苏宁身边的蔡邕,也非常想知道苏宁究竟通过什么样的方式。 蔡邕不同于关中的这几大氏族,虽然他的开明程度与这些人并无二致,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些世家大族们之所以会对苏宁的理念保持着开明的态度,是对苏宁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符合他们利益的秩序报,有着强大的信心,因为这一段时间以来,铜梁中的我们边流出来的轻工业品,以及相关的生产理念,都深深的影响着这些世家大族们,对于他们而言曾经掌握的知识,迅速的帮助他们了解了凉州体系的新生事物,至少是改在底层的群众之前了解到了,于是他们借机又一次赚取了一大笔丰厚的商业收入,这让他们看到了两种体系的好处,也希望这两周体系能够更早的将自己的触角伸到关中地区来。 而蔡邕的与他们有着很大的不同,采用与苏宁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的利益纠缠,蔡邕之所以在以往的人生当中多次收到其他官员的排挤,正是因为他的内心之中有一颗孤傲的心。这种孤傲的感觉,让他不愿意和其他人同流合污,即便是在原有的历史轨迹当中死在了王允王司徒的手下,他也没有轻易的去改变这一颗高傲的心。 这个人是非常坦诚的,值得苏宁进行交流的。他对凉州曲式的关心,来源于苏宁与他理念上的共鸣,而不是像那些观众的世家大族一样需要利益上的共赢,来捆绑彼此的盟友关系,其实在即将到来的心急之下,这种盟友关系恐怕都会土崩瓦解,就连名义上的光彩照人都不会继续再待下去,因为苏宁很快就要成为下一个董卓一样的人物,这次他之所以会做出如此大胆的军事行动,完全是因为受到了洛阳城中赌注的刺激,都这个家伙自从控制了天子之后,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飞扬跋扈不把朝廷重臣放在心上,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已经不止有一部人表示想要杀掉董卓,然而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得手。反而是董卓接住了天子的名义,杀掉了一批又一批不肯忠诚于他的家伙,而这一次,苏宁也要学着懂的样子,弄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地方来。 只不过这个地方并不是在苏宁熟悉的洛阳城,而是在大家对陌生的长安城里。贿赂的手中被他控制的也不是皇子刘协,而是被他救出来的皇子刘辩,这个孩子虽然年龄偏大了一些,但他在性格上显得更加孤僻而又举止无度,对于苏宁来说,这样的孩子是比较容易控制的。 其实单就从这两位皇子的资质来看,董卓是用不着换皇帝的,因为换上去的那位皇子,刘协新生拥有着更高的智商,而下台的这一位,反而是相对比较容易控制的,虽然她在年龄上对权臣来说是有些不利的,但是董卓的飞扬跋扈只能为他招来更多的杀身之祸。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考虑十几年之后的长远安排,实在是有些浪费时间和青春。 可惜苏宁就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安排,而且还要群策群力的把这些安排做的,尽可能的周密和科学合理,于是他的身边才聚拢起了越来越多的各种人才,其中自然也包括在东汉末年的文学圈子里,非常有名的蔡邕,虽然他用提出来的建议有很多都不具备可用价值,但是他的这份积极,还是让苏宁颇为感动。 而在他们两个人的共同谋划之下,这一个受到董卓启发而诞生的计划,也很快被陆续使用起来。 首先,皇子刘辩的登基大典已经准备的基本就绪。洛阳城里的妻子恐怕永远都不会想到,在距离他并不在遥远的长安城里,已经有了另外一个店子,准备随时登记取代他的位置,至少去带他们,听下人面前的合法地位。 而钟灵也将会学着懂的样子,成为一名实实在在的成效,掌管的西安的大汉朝廷。想要顺理成章的做到这一点,苏宁最应该准备的就是军事实力,豪泰这个时候的薛仁贵已经完成了,对关中西部地区的攻略。他的大部分手下都已经来到了长安城的周围。如果洛阳城的董卓胆敢轻易发难的话,那么他一定会在半路上遭遇惨败的失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