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时在外领兵,驻守孟津的赵浮等人听到消息,立刻用最快的速度回到了韩馥身边,并且劝说道:“我以前曾经带兵路过袁绍的营地,对他们现在的情况比较了解,如今的他们早就已经粮草不济,原来的部众也开始逃散,虽然有张扬的投奔,但是根本不足为虑,毕竟他们也是被击溃之人,投奔到袁绍那里,寻了个安营扎寨的地方而已。老公如果担心他们,大可以让我这个小小从事带兵去阻止他们,就算不明着开战,只要坚持个三五天,他们自然会因为粮食断绝而土崩瓦解。这整个过程之中,将军都可以高枕无忧,完全不需要担心那群小子的影响。” 韩馥又听到有人贬低袁绍的战力,其实心中便已经有些动摇,怀疑自己当初的判断是否正确,但是,他心中的怯懦,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总想找个地方安度晚年的他,还是决定派遣儿子送上自己的印信。 于是在渤海郡驻扎了一段时间的袁绍,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的,得到了冀州牧的印信。 他兴高采烈的准备前往韩父那里,彻底的接受冀州的行政权力,但在这个时候,历史的进程却发生了小小的变化。 这个小小的变化,其实早就已经开始积累,比如说,原本在这个时候也会投靠他的于扶罗。我就已经被苏宁消灭在并州地区,而原本应该是在讨伐董卓那场战斗之中的上将潘凤,此时却依旧站在的韩馥身后。 “连你也想劝说老夫吗?” 韩馥对潘凤非常信任,如果潘凤也开口劝说的话,韩馥真的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还能坚持原来的想法。 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交情也都是相互的,韩馥对潘凤信任有加,潘凤当然也不可能不体谅他的处境与心情。 所以,面对韩馥的这个询问,他的回答却是这样的。 “不,我不是来劝说主公的,虽然耿长史他们来找过我,并希望我能够阻止主公。但我只希望主公能够达成愿望,能够顺利的找到一处安居之处。” 韩馥听到他这么说,立刻变得老怀大慰起来,心道还是自己的这个心腹,比较了解自己的心情和处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