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梦幻结局-《围棋传奇》


    第(2/3)页

    在真实历史中,这步棋第一次出现,那应该是一两年之后,中国棋手常浩对李沧浩的一盘实战。

    李襄屏依稀记得,那好像是一次世界大赛的半决赛,常浩正是通过这样一手棋赢下决胜局,从而在那次三番棋中2比1击败李沧浩,成为首位在番棋赛中击败李沧浩的非韩国棋手,达成在当时看来非常了不起的突破。

    只可惜在决赛中,常浩却又以1比2的比分输给李沧浩的师傅曹勋玄,没能突破在当时更加神话的“曹李师徒铁幕”。

    当然喽,李襄屏之所以能记住这个手段,也并非完全因为这个故事,更重要的还是这步棋的技术内涵啊。李襄屏甚至认为,常浩当年下出的这步棋,一举让曾经非常流行的“小林流”退出历史舞台都不为过。

    资深一点的棋迷都知道,在二十世纪最后20年,因为小林光一先生的缘故,导致这个“小林流”非常流行,算是这年代最流行的布局套路之一,这个套路不仅普通棋迷爱下,在职业棋战中同样大行其道。

    可是在进入新世纪以后,这个布局套路突然就不流行了,尤其是在职业棋手的比赛中,“小林流”更是近乎销声匿迹。以至于等到李襄屏穿越之前,他偶尔在网上下棋如果碰到棋友下“小林流”的话,他都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因为这样的棋友水平不论,但棋龄应该是比较长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李襄屏认为和常浩VS李沧浩的这盘比赛不无关系。

    其实李襄屏直到现在都不知道,常浩当时下那个手段时,是他事先早有研究,还是比赛时候的“灵机一动”,然而他下出的那个手段,却让“小林流”近乎销声匿迹却是事实。

    为什么会这样呢?简而言之一句话:常浩当时下出的这个手段,从根本上动摇了“小林流”存在的理论基础。

    没错,李襄屏就是这样认为的!而要理解这种说法的话,那当然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小林流”理论基础。

    资深一点的棋迷当然都知道,所谓的“小林流”其实有两种,一种是“星加无忧角”,这被称为是“功夫型小林流”,而另外一种,就是今天李襄屏和小林先生下出来的,也是当年常浩和李沧浩的实战,这种“小林流”和“中国流”尤其是“变相中国流”很相似,算是一种“速度型布局”,因此被称为“速度型小林流”。

    前面那个“功夫型小林流”不去说它,单说这个“速度型小林流”。这个套路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

    其实和其他“速度型布局”大多一样,其核心思路都是首先让自己的子力迅速展开,然后通过“攻击获利”这个围棋中非常常见的思想来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只不过不同的“速度型”布局套路,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具体到这个“速度型小林流”,有一定实力的棋迷都知道,这个布局套路的侧重点,或者说下出这个套路后,整个棋盘的重心很自然就会落在“小目”位置所在的那条边路上。

    根据以往无数次的实战实践,大家认为在下出这个“速度型小林流”,很容易在攻击过程中较好的守住自己的边空,也正是因为这个套路很完美的契合了“攻击获利”思路,先行之利貌似非常充分,因此在过去20年中,这个“速度型小林流”才会那么流行。

    而常浩发现的那个手段厉害就厉害在这里了。

    你不是认为你能很完整的守住边空吗?那好,我深深“打入”,正如真实历史中的那盘棋以及李襄屏今天的实战一样,我“打入”的子我也不指望它能活,然而当你吃到我大龙后,你却会发现你已经处于劣势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