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七章 最底层的“名人”-《围棋传奇》


    第(2/3)页

    然而他现在依然懵逼:不是罗圈腿就能当日本棋坛的“皇太子”?这是什么逻辑?

    不过李襄屏虽然懵逼吧,人家张大记者可不懵逼,他也转头观察一下之后,对老谢笑道;“对了,依田好像是出生在北海道,那他是不是日本的“华族”呀?”

    老谢嘿嘿一笑:“嘿嘿,他是不是华族不重要,重要是他真不是罗圈腿,并且还长的仪表堂堂,这在日本人看来就够了,他就有资格当这个皇太子........”

    老谢讲到这的时候,见到李襄屏还是一脸懵逼,于是凑近一点小声跟李襄屏解释。

    而在老谢的娓娓道来之下,李襄屏也大致明白到底是咋回事:

    日本的“华族”是来源于咱们国家的宋代,或者说主要就诞生在那个时期。

    在那个时期,日本人对咱们中华文化可是相当仰慕呀,仰慕程度甚至都要超过后世咱们国家那些精日分子。

    他们仰慕到什么程度?仰慕到当时日本几乎所有地方割据政权(他们自己称为大名),这些“大名”曾有计划的派了大量日本青年女子来到咱们国家。

    至于这些日本女子的作用,嗯,用粗俗一点的说法那就叫“借种”,这要文雅一点说呢,这叫“基因改造计划”,并且是“有计划的基因改造计划”。

    而这个,其实就是日本“华族”的来源。

    不仅如此,日本“华族”从诞生的那一日开始起,就在日本社会天然高人一等。

    高到什么程度?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也许就很能说明问题:

    假如当时靠近北海道某“大名”,他自己生了一个儿子,然后他派到中国的某姬妾借种成功,也帮他生下一个“华族”。

    那么这两个小孩,哪个进行重点培养?选择哪个当继承人?

    其他人也许会很难选择,甚至会很难理解,但是对当时的日本人来说,这根本就不算事呀:他们理所当然会选择那个带有“天朝上国血脉”的小孩,并且觉得这倍有面子,家里要是没有几个“华族”的话,在大名聚会的时[悠悠读书    www.uutxt.co]候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正是这种独特而扭曲的价值观,在当时又带来另一个问题了:

    既然你也说是“华族”他也说是“华族”,那谁能证明你是真的呢?你不会是怕被人看不起,才故意在这吹牛的吧。

    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事还挺好解决,那就是众大名发现:这些带有“天朝上国血脉”的小孩就是不一样啊,在他们当中,罗圈腿的现象普遍要小些。

    于是就这样,“罗圈腿”就成为判别“华族”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等日本的“华族”越来越多,众大名又发现另外一个问题了------

    要知道日本人的基因也是很强悍的,尤其是罗圈腿这种基因,那更是连我中华血脉都很难改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