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抗灾-《楚天骄陆钰》
第(2/3)页
“要是额也能参军,加入楚家军,该多好啊!”戈虎心想。
他身旁许多人,都跟他有着一样的想法。
到了刚刚搭建好的营帐,张嘎子下令让这些青壮十人一个帐篷休息。
老兵们被分配进了青壮中,担任什长。
当日,这些青壮就吃到了羊肉。
他们本是逃荒的灾民,一路上饭都吃不饱,何曾想到,到了草原上,竟然能吃到肉。
“我们大将军说了,咱们都是要作战的,力气很重要。
吃肉才能长力气。
在军营里,这肉食,是绝对不能断了的。”
老兵趁机宣传。
到了第二日,当张嘎子将这一千名青壮召集起来,问他们可愿意参军时,竟然全部都愿意留下参军。
经过老兵们一夜的洗脑,他们也知道了,“寻粮队”就是新兵。
如果不愿意参军,楚大人说了,也可以让他们当牧民,或者送他们回去。
但是那一两银子一月的军饷,就没了。
这些人敢主动争取加入寻粮队,本来就不是怕死的人。
当兵的危险,并不比当寻粮队高,只不过一个面对的是西戎的敌人,一个面对的草原上的野兽。
当兵能吃饱,还有军饷拿,家人算军属,州牧大人会特别照顾,让各县优先安置,这些青壮一算,怎么都是当兵更划算。
如此,“塔子窝”正式多了一千新兵。
他们与驻守在塔子窝的甘州大营士兵,一起训练。
不久之后,随着灾民人数的增加,塔子窝的新兵,越来越多。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不愿意参军的,被留下做了牧羊人。
楚天骄同时在甘州继续水利工程,涌到天水和庆阳的灾民,被分配到了甘州十几个县挖水渠。
甘州当地的百姓从劳役中解放了出来,回家伺弄农田。
楚天骄还从灾民中选拔工匠,尤其是铁匠,补充到了武胜的铁器工坊。
一部分人送到了制盐工坊,成为了制盐工。
妇女则被安排搓麻织麻布。
离国的平民,大多穿麻布衣裳。
这种麻布在草原上也很受欢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