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狗县男-《压寨先生》
第(2/3)页
当年太祖皇帝建立大雍之前,曾在某个寺中当过一段时间和尚。
所以后来太祖皇帝起事,也常常自诩某位罗汉佛陀转世。
等太祖皇帝建立大雍朝后,这佛家也被推崇起来。
当和尚不仅不用交税,而且朝廷还给补贴……
之后几任皇帝,也同样推崇佛教,一遇到什么需要庆祝的事儿了,就喜欢赏赐这些寺庙土地。
而这些被赏赐的土地,就成了僧产。
属于僧产的田亩,是不用给大雍朝上税的。
租种僧产的佃户只需要给所属寺院缴纳租子即可。
当然了,这些寺院本就不愁吃喝,所以在收租一事上,也要体现佛爱世人的博爱胸怀来。
因此他们收的租金,往往比官定或者说是某些地主定的租金要低一成。
久而久之,有人又打起了这一成低租金的主意。他们主动把土地“卖”给寺院,让自己的田产变成僧产。
到了最后,这些寺院逐渐变成了当地最大的“地主”……
原则上来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僧产同样也属于大雍朝。
所以把这僧产划为谢余的封地,没毛病。
谢余想要在封地内征税,也没毛病。关键是……他能不能从和尚的头上,把这些税给征上来?
孙守义表示这孙家庄的田亩,都属于随缘寺的。
随缘寺便在孙家庄正北,甫城县东二十里处。
听说那随缘寺有僧人一千多,护院武僧更是多达五百!
那达摩堂的罗汉武僧,个个都是以一当百的高手!
谢余估计,他要是敢提一句收税的话,第二天,这些武僧就要打上门来。
“行吧,收税的事以后再说。你村子里可有闲置的房子,给我腾几间出来?我这些人一路劳顿,也需有个歇脚的地。还有这些马,也得好好喂喂。”
孙守义表示空房子是没有了,但是庄子里的祠堂,收拾收拾倒是可以住人。
最后谢余等人在孙守义的带领下,来到了孙家庄的祠堂。
这孙家祠堂竟然不小,大门进去后,是一个类似于天井的院子。
再往里便是正堂,里边摆放着孙家列祖列宗的排位。
过了正堂,后边还有三进的院子。里边大大小小的房间,竟然有三十余间。一问才知道,这孙家祖上竟出过一个大官,这祖祠便是那大官以前修建的宅院。
不过那大官是前朝的,大雍开国后,那大官就被砍了。而他的宅院也就此荒废下来。
待到那大官的案子彻底没了影响,孙家庄的后人都觉得这么好的院子,就此荒废了实在可惜。于是便将此处稍加改造,设成了孙家庄的祠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