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悦来客栈青楼的事,也是挡不住的。 不知道为何,消息便传了出去,成了长安县学子们茶余饭后的笑柄。 而姜楠几人,鸡鸣时起,半夜亥时休息在马棚,不仅要擦汤屋,而且要不停地干活,迟疑一下都会被打。 沈静见到这一幕,不禁有些心疼。 “郎君,你说你咋这么狗呢?” “说啥呢?我是你郎君,帮着外人说话?他惦记我媳妇儿,给我下药,我还和他以礼相待?” “哼,知道下药就不喝呗……” 沈静是个温柔的姑娘,心也软。 无奈,折磨他们五人是县丞下的命令,外人根本就接触不上,替他们着急也没有办法。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间,就到了府试最后一场,策论。 策论者,谏言献策也。 考的是读书人,对国家大事的见解和意见。 策论需要连考两天,要在考场里过夜。 在长安深秋,可谓是一场硬仗了,患有鼻疾的考生,白天还好,晚上气温转凉,必然一个喷嚏接一个。 一样的体检,搜身,进入考场。 不过,和姜楠连保那两位公子没有来,听说是受不了折磨,趁着夜间逃跑了。 只有姜楠、江户和王闵,拖着虚脱自己的身体,在棍夫的押送下,来到了贡院门前。 这也倒好,省了两个对手。 然而,这一次科考有些恶心。 姜楠分到了余天策隔壁,时不常就要举手上厕所,还总是放屁加咳嗽。 策论,总共三道题。 每一道题,都有固定的字数要求,多了不行,写得少了同样也不行。 一道是漠北蒙古屡犯边疆,一道是关于修整河道,另一道写的是万国来朝。 这真的,都是国家大事。 看到这些题目,余天策不由的感叹,平家子弟和世家子弟差别又体现了出来。 还好原主父亲是县丞,脑海里有些东西,若是穷酸书生,从小接触的都是黄土和粮食,对国家大事又怎么能了解? 都说科举公平,深究的话,从出生那一刻,努力和悠闲就写在孩子的脑门上了。 余天策结合后世典故,直接引用。 比如第一道题,漠北蒙古屡犯边疆,那就不得不提到汉武大帝和永乐大帝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