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节 多尔衮,一生为何?-《铁血铸新明》


    第(1/3)页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亥时,此时夜色已深,济南府实行战时管制,百姓早已停止活动,安歇睡眠。

    可县衙里却火烛通亮,人声鼎沸。

    大敌临近,秦浩明会同济南府各路官员,正做最后的布防安排。

    “值此危难之际,事关每人身家性命,诸位有什么建议或者疑惑不妨明言,正好拾缺补漏,共渡难关。”

    虽是客军,可有兵力上的优势和不败威名,加之阎应元的城防防守措施得当,秦浩明还是取得主动。

    即使名义上布政使张秉文,御史宋学朱等一众文官皆可节制他。

    “本官代表三十万百姓感谢秦将军高义,尚请将军注意自身安全。求援之事不若让亲卫去办,如何?”

    作为众官之首,张秉文代众人说出心声。

    此间会了,秦浩明将于夜半离开济南城,冲出建奴包围圈,寻找卢象升的队伍,此举着实危险。

    再说他们也觉得,阎应元虽然在城防布置上有一套,但毕竟名不见经传,心里无底。

    “张大人有所不知,若只是单独求援,根本无需求援二字,某将相信卢督必然星夜赶往济南府。

    却是末将有些战术,想和卢督探讨一番。

    再说城防布置妥当,有我没我其实关系不大。元亨的防守之才,诸位大人亲眼目睹,无需末将多说。”

    秦浩明语气中尽是傲然和自负,既是为自己也是为阎应元。

    阎应元无需多说,一个破烂的江阴小县,十万的鞑虏大军,在没有任何的援军的情况下,尚且要守上八十一天,何况济南府?

    至于说自负吗?

    实事求是的说,卢象升在统兵练兵方面虽然有一套,但客观上讲并不是帅才,只能说是将才。

    其实不止是他,包括整个明末,再也无明初徐达、蓝玉等可以纵览全局的帅才。

    长期的崇文抑武,到现在,终于自食其果。

    虽说自己也未必多高明,可作为穿越人士,战略眼光不缺。

    “如此,本官祝秦将军一切顺利。驱逐鞑虏之际,再为将军庆功。”

    张秉文和众人面色动容,朝秦浩明深深一揖。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冒然出去,肯定不如呆在济南府安全。若不是心怀坦荡大公无私,避之尚且来不及,缘何自动请缨?

    “感谢诸位大人美言。鞑虏一贯有开战前劝降的举止,明日便劳烦把把此信射给多尔衮,先激怒他再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