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正因如此,表字也只有获得读书阶层认同的人才能得到,更是只有师长,尤其是授业老师,才会为学生取字。 黄鸣今日突然提出这个要求,有着两层用意。 其一就是希望让自己真正进入到读书人这个圈层。 毕竟现在的朝堂乃是读书人的天下,自己想要在京城立足,总不可能真一直顶着个太监儿子的头衔吧? 其二则是为了拉近与张璧之间的关系。 这段日子以来,他在国子监里就数和张璧这个讲官走得最近,两人间的关系也是相当不错。 但因为某些缘故,二人终究还是隔了一层。 这一层隔膜只从称呼上便可看出来,直到今日,黄鸣依然只称呼对方为先生,而非真正的学生称呼的老师。 而只要张璧真给黄鸣赐了字,两人间自然就成标准的师生。 那按如今大明朝文坛官场的规矩,二人就算是彻底绑定在一起了。 黄鸣本以为对方还会推辞一番,毕竟自己太监儿子的身份摆这儿,任何一个爱惜羽毛的读书人都会有所犹豫,但现在看来,张璧要比自己想的更放得开了。 在沉吟了好一会儿后,张璧终于开口:“我本想自你已经熟读的论语中为你起个表字,但奈何啊,你这个‘鸣’字在论语中出现得实在太少。 “我也就记起了两句,一是泰伯第八里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还有就是先进第十一里的‘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然此二句终究有些不合适与你做字,总不能给你取字为鼓攻吧,所以就只能另寻他想。” 黄鸣静静听着,这玩意儿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取的,居然还有这么多讲究,又要和名字相贴合,还要考虑用典。 以自己单薄的文化功底,唯一能想到与鸣贴合的典故,就只有“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对了诗经中有一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以此化之,叫你平之如何?” 很快,张璧就想到了一句,觉着还不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