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秘密需要更多的秘密掩盖-《疑影随行》


    第(2/3)页

    真可惜,以作者的能力,要是就这么被搞下去了,反正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是一种损失。

    而且能看出作者为了这部作品能成功上市,已经向市场低了不少头。

    从它的行文风格来看,作者应该更擅长的是平静却烧脑的本格式推理,但面对如今的市场,为了能适应,它不得不处处埋伏笔搞玄机,有些地方我看着的时候都觉得这已经不是个悬疑小说,而是奇幻故事了。

    不过好在最后的故事作者还是圆回去了,证明这是一个由真是案件改变的悬疑推理故事。

    不过最后留的伏笔,是故意为之还是为了适应市场给第二部的出版留机会,如今还不得而知。

    最后在墙壁里出现两具尸体,属实是把如今身在这个场景的“当事人”我都给整懵了。

    难道作者是在暗示,那个已经查无此人的爱慕者,其实也被埋在了墙里吗?那又是什么人对他下手的?

    难道爷爷看完了小说之后会一脸不悦的吐槽,这个“爱慕者”的形象很难不带入到他身上,可如今他还好好地穿着气儿,就被人在小说里给写死了。

    虽然说文艺作品是需要一定程度上的艺术加工,需要脱离并高于现实,但这事儿放谁身上,谁都觉得晦气。

    仔细想想,作者要是写当年的爱慕者后来有了一个孙子,这小孩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死出好死来,我估计会去论坛上对作者激情开麦。

    不过小说全程没有明确提到过关于爷爷的事情,只有一个原型身份不明的“爱慕者”,所以就没有出现我们一家人的故事,自然也没有掺杂我父亲的离奇死亡,跟当地人觉得这栋小楼有“诅咒”的传闻。

    所以这让处在现实中的我有一种很割裂的感觉,从小说内容来看,作者肯定是调查到了不少东西,也知道这个小楼的存在,但明显不知道这里还住着一家人,以及这一家人跟当初案件死者的关系。

    明明不知道我们的存在,却能准确写出三楼有一个上锁的房间,这一切难道是巧合吗?

    而且小说故事虽然很完整,一些思路我也很认可,但最后对于案件真相的表达,我感觉差点儿意思。

    可能是因为,作者不是我,没有经历我在这里经历的一切,没有实实在在的了解我爷爷这个人吧。

    二世祖被女工人的爱慕者诱杀,这一情节设计的很合理,却少了太多的曲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