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大礼仪之争-《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第(2/3)页

    听到这里,朱棣不免有些尴尬甚至是心虚的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朱元璋,因为要论起来明朝第一次小宗入大宗的事情,其主角便是他朱棣。由于他发动靖难,作为藩王成功夺取皇位,使得皇位从太子家转入燕王家,这就是大明的第一次小宗代替大宗的事件。

    幸好如今的朱元璋对于朱棣在别的时空抢走皇位的事情已经习惯了,加上他心爱的标儿如今也已经成功的在洪武朝登基成为皇帝,所以朱元璋对于靖难已经并不是那么生气了。

    见朱元璋没有任何的反应,赵长歌有些失望,他还以为朱元璋好歹也要在这个时候骂朱棣几句的呢,看来老朱退位后的心态真的是越来越好了,就连脾气也变好了很多。

    “大礼仪的核心问题就是明世宗朱厚熜能否改换父母的争论,在明世宗称帝后,杨廷和非要把明武宗朱厚照跟明世宗朱厚熜的堂兄弟关系变成亲兄弟,于是一场长达数年的大礼仪便开始了。”

    “大礼仪之争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只是改变父母的争论,实际上也是皇权跟文官集团的一场较量。初登大宝的朱厚熜不愿意轻易的向文官集团认输,而文官集团也为了展现自己对于朝堂的掌控,双方谁也不服谁,毕竟谁赢了,权利的天平就会倾向于谁。”

    “后人也曾分析过杨廷和之所以要在这件事情上与朱厚熜争论个高低,主要的原因便是以藩王入继大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兄终弟及,所以他坚持朱厚熜入嗣孝宗,才有资格继承天下的家业,否则有非法之嫌。”

    对于这个理由,朱元璋轻轻的点点头:“按照礼制来说,似乎这杨廷和也没有做错。”

    “是啊,按照礼制来说杨廷和的确没错,而且非常的正确,因为历史上几乎找不到小宗入继帝位却又不入嗣大宗的先例。”

    朱厚熜听完之后忍不住说道:“礼制礼制,礼制就应该是用来约束天下人的,可偏偏不应该用来约束皇权,若是连皇权都被礼制约束了,那皇权还是至高无上吗?”朱厚熜就是不满当初杨廷和这帮人天天用大义礼法来压制他,越是这样他越是要反抗,而很明显,最终还是他赢了。

    朱元璋听了朱厚熜的话,又觉得朱厚熜说的也有道理,如果皇权也被束缚住了,那皇权的确就称不上至高无上了。

    “在当时的主流观念里,继嗣不继统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士大夫集团中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这也是为什么杨廷和站出来后,会有那么多人支持他的原因,因为主流观念中杨廷和做的的确是对的。”赵长歌继续说道。

    朱厚熜轻笑一声:“杨廷和做的对不对朕不评价,但是在朕眼里,杨廷和是因为觉得朕能够坐上皇位都是因为他,所以希望朕做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他希望能对朕的权力有所制约,可笑他苦心积虑做了那么多,却没想到朕并不是那种傀儡皇帝,事后他一定后悔的想要哭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