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冯天启学术造假被实锤。 塌房塌的彻彻底底。 其本人更是全网封杀,直接进去蹬缝纫机了。 众人原以为这件事。 就到此结束了。 但其实,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冯天启的学术造假事件,成为了一个导火索。 一个掀起全国性学术风气整治的导火索。 而整治的对象。 就是那些正在忙活着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们。 在冯天启进去后的第二天。 华国的教育部,对外公布了五起学术不端的典型案例。 五起典型案例中,排在首位的。 就是冯天启的学历造假事件! 在典型案例公布后。 教育部发布红头文件,宣布在全国教育系统内,开展长期性的学风整治活动。 整治的重点,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一是在毕业过程中大搞金钱交易的。 二是在毕业答辩中大搞弄虚作假的。 三是在毕业论文撰写中大搞滥竽充数,查重率过高的! 同时,在红头文件中还说。 从今年开始,将会实行论文抽检机制。 即每年度,教育部都会从全国各大高校的毕业论文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论文,进行再次检查审核。 一旦发现被抽取到的论文,存在弄虚作假、滥竽充数、抄袭代写、查重率过高等情况。 将会取消其已经获得的学位证书。 可谓是残忍至极。 更为残忍的是。 一个学校近三十年内的毕业论文,都会在被抽检的大池子里。 也就是说。 一个五十多岁,年近半百的毕业生,多有可能会被抽中审查不合格,被吊销学位证书。 ………… 在教育部红头文件发布后。 全国各大高校纷纷跟进。 按照整治的重点,开展相关工作。 而许多高校不约而同做的第一件事。 那就是。 提高对毕业论文查重率的要求。 原本。 在这之前。 一个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查重率只要不是太高,在百分之五六十左右。 导师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稀里糊涂的蒙混过关,就能顺利通过毕业答辩,拿到学位证书了。 因为导师们根本不指望,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会写的有多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