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报纸的传播,就像一股疾风,吹遍了咸阳城内的大街小巷。 消息灵通的豪富之家,那是不带任何犹豫的,纷纷表示不差钱的派遣仆人将三份报纸全数买下。 第一批报纸,总计两万四千张,在不到一个时辰之内,就被全部抢购一空! 尽管大部分商铺老板都有心将有关科举私学之事的那份报纸卖给平民,但在豪富们面前,他们也不敢不卖。 因此,其中大约九成左右的报纸最终都落入了豪富手中。 且全城八十几万豪富,仅有七千人幸运地购得了报纸。 而那些消息稍迟一步的人,只能焦急地催促着,等待下一批报纸的到来。 各商铺老板也在爆火的生意中,纷纷急吼吼地跑去帝都大学进货。 稷下联合学院那边都忙疯了,一边印刷,一边往外售卖,但需求远远超过了供应能力。 实在是周报上记载的内容全都太有干货了,对于这些豪富来说,完全物超所值! 各家府邸内,人们围坐在一起,认真阅读着报纸上的内容。 有的人在低声讨论,有的人则在大声朗读给家中老少听。 大街小巷中,无论是田间劳作的农民、市井奔波的商人,还是那些六国贵族的后裔,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对报纸内容的热烈讨论。 在一处田间,几位农民围坐在一起休息,其中一人手中拿着报纸,感激无比的说道:“右相大人真是有远见,先是立科举,后又提议天下志士仁人广设私学,让更多孩子可以读书习字,这真是天大的恩德啊!” 旁边一位农夫附和道:“谁说不是呢!县里虽然建了两处官学,但我前些日子带娃儿去的时候却被告知学子已经满了,容不下更多人了。若真有达官贵族建私学,我也愿意将孩子送过去读书。” 人群中,有人略显担忧,“只是,这官学与私学,传授内容会不会有所不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