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51 章 麻烦不断 (下)-《韩娱之我为搞笑狂》


    第(3/3)页

    人无完人,唯一觉得罗凤恩是完美的,也就是罗吹这个群体了,其实小凤身上不足和缺点还是很多的,在罗吹无限拉仇恨的情况下,小凤的缺点和不足都被翻了出来,如果只看这些的话,不知情的都会觉得这是在声讨劣迹艺人,而不是在讨论是否有资格成为第一艺人。

    一些出身论的抓着小凤是搞笑艺人出道不放,虽然当初有不少人都把罗凤恩的起飞归结到有刘在石这种领路人,但是当他们需要质疑罗凤恩的时候,搞笑艺人出道就成了污点。

    虽然这样的说法相当于把所有搞笑艺人都给踩了,但是除了搞笑艺人外谁会在乎,甚至有一部分搞笑艺人还会怪罗凤恩让他们遭受了无妄之灾。

    一些奖项论的则是抓住小凤在奖项方面的欠缺不放,什么?你说罗凤恩是戛纳影帝?谁过年还不吃回饺子,运气足够好我上我也行。

    这些人还拿韩国的影帝排名来说事,他们觉得只要像影帝排名前几位那样,通过多次拿下影帝头衔的方式证明过自己的,才有资格,像罗凤恩这种顶多也就是时势造英雄。

    说实话,这种说法出现的时候,最心虚的就是被他们当成衡量标准的三大奖,他们可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才跟罗凤恩达成和解的,虽然几年过去了,但是他们这口气只能说刚刚缓过来。

    虽然他们永远不会放下跟罗凤恩的恩怨,更不会跟罗凤恩成为有着利益瓜葛的朋友,但是吃过大亏的他们也希望被当枪使,你们想搞事就搞事呗,我们精神上支持你们,为毛要把三大奖给牵连进去,三大奖吃你家大米了还是抱你家孩子跳井了,三大奖就这么不招人待见?三大奖消失了对你们有好处吗?

    虽然三大奖组委会这些人都被逼出专属于他们的灵魂三问了,但是他们却对这样的情况无能为力,毕竟这只是民众的观点,最可悲的是人家是拿几位影帝说事,三大奖只能算是被牵连了。坐在去往裕王府的马车上面,萧素琴仍旧是有点不敢相信。

    以她的见识和学说来看,《梁祝》这个精彩又扣人心弦的故事,应该是一个饱读诗书、且在感情上有着重大挫折的中年书生,才能写出来的——这个书生还不能得志,因为那股子愁苦和底层人的心绪,根本不和上等人扯上关系。

    可裕王却告诉她,这是年仅十六岁的裕王世子殿下写的。

    而且按照这几年她和裕王的接触,以及别人的提及,裕王世子根本就是一个喜欢胡闹的顽童,还没有长大,更不懂得什么男女之情、生死离别的爱恋。

    像是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写出《梁祝》来?

    但萧素琴也很快否定了“代笔”这样的猜测。

    正因为事实太不可思议了,所以“代笔”才显得不靠谱。

    但凡有点理智的人,都晓得这事儿不大可能,那么裕王哪怕是把本子算在自己名下,也比让给儿子出名的好。

    裕王既然敢说是世子所写,那么证明肯定不怕别人非议。

    再联想起了最近几个月,裕王世子像是开了窍一样,不但发明了一种大小写数字,还有一个复式记账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