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李元冕的判断,小凤是十分认可的,作为当事人小凤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之前那种又当又立真是太尴尬了,总想着去学别人家那样宣传,但是有碍于历史名校的身份畏手畏脚的,这样的结果就是里子和面子都没了。 李元冕认为内部问题到了不破不立的程度,外部问题何尝不是如此,既然想走宣传路线,那就不能要脸,虽然不能想娱乐圈那样无限制的作假吹牛,但是一点艺术加工成分都没有也是不行的。 而且小凤觉得只是靠艺人校友这一块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成均馆是综合性大学,不是首尔艺术大那种专科型的学校,也不像东国大学是以表演系等几个跟艺人相关的专业闻名的,只是靠艺人宣传是远远不够的。 成均馆近些年的情况虽然不佳,但是走出去的人才还是有很多的,而且涉及到各行各业,只能把所有的明星校友都聚集到一起,才能把宣传的效果体现出来。 之前成均馆在校庆这样的活动上虽然也邀请的挺全面的,但是重点根本就没放在宣传上,基本上就相当于给校友创造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这么做就相当于付出了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至于这些明星校友愿不愿意为宣传母校做贡献,小凤觉得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学校对毕业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可以提供很多资源的平台,特别是对有一定地位的明星校友来说。 学校这个平台越好,对于他们来说能得到的才越多,良性的关系是互惠互利,成均馆虽然目前的情况不佳,但是想做到这点还是不难的。 小凤还觉得宣传方面还可以从成均馆的历史和底蕴入手,毕竟在这方面是没有任何一个大学可以跟成均馆相提并论的,就连排名第一的首尔大都不行。 虽然因为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让历史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但是只要有人主动提及,再加上不能数典忘祖的上纲上线,历史是必然也是必须要受到尊重的。 虽然把现在的成均馆跟历史上朝鲜王朝的成均馆归结到一起是有些牵强的,但是这并不是考究历史,对于宣传来说,目前这样的关联就足够了。 小凤的建议虽然给了李元冕一些启发,但是李元冕还是有一些担心的,现在要对成均馆进行改革,最大的阻力就是来自学校的那些守旧派,李元冕很担心如果大力宣传成均馆的历史,拿底蕴来做文章,会让这些人的气焰更加的嚣张,让他的改革计划更加的难以实施。 对于李元冕来说,相比于外部工作,内部工作才是重中之重,由外而内难,由内而外易,为了解决内部问题,在外部问题做出一定的让步是可以接受的。 在这点上小凤就不敢苟同了,如果是以前,由内而外易或许是正确的,但是现在这样的说法可就不能成立了,在这个浮夸的社会,外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了,这也是看脸社会的由来,也是各种浮于表面的说法能得到越来越多人支持的根本原因。 而且人嘴两张皮,怎么说怎么用还不是看主动权掌握在谁的手里,李元冕之所以觉得宣传历史和底蕴会行程障碍,那是因为他不太了解情况有些过于死板,历史是应该尊重的,底蕴是值得珍惜的,传承是值得提倡的,但是这些都可以加上要与时俱进的前提。 既然都说那些人是守旧派了,那么何不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守旧派也就在教育界有生存的土壤,只要把问题扩大化,上纲上线到一定的高度,守旧派的思想和理论是必然站不住脚的。 内部解决不了,就完全可以考虑引入外部压力,虽然靠外力一下子就把守旧派全打倒是不现实的,但是达到压制的效果还是问题不大的。 不得不承认没了咸鱼态度足够认真的小凤能力还是很强的,特别是在他擅长的领域,李元冕的能力是有的,要不然也不能当靶子当了那么多年还能全身而退,但是到了比较陌生的领域,李元冕的能力是很难全部发挥出来的。 意识到这点后,李元冕才真正意识到罗俊浩为什么认定了罗凤恩非常的重要,什么锦鲤什么运气说其实都是在替儿子谦虚,真正开始毫无保留的交流后,李元冕才意识到罗凤恩的真正作用。 小凤的建议得到了李元冕的认可,李元冕在一番恭维后决定把外部工作交给小凤来负责,直到这个时候小凤才发现自己又把自己给坑了,自己当甩手掌柜是挺爽的,但是轮到自己看别人当甩手掌柜,这感觉不要太糟糕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