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郭嘉-《大汉龙骑》
第(2/3)页
闻声回头,发现哪里是来催促的冀州兵卒,反而是多日未见的荀彧,笑道:“听说文若自入曹营深受重用,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志才既然知晓为何还要离去?”
戏志才笑而不语。
“志才……”
“你不用说了,我明白你此来的目的。”戏志才看了眼荀彧旁边的中年便收回了目光,显然是把曹操当做了小厮,而这样的目的也正是曹操所要的,暗示一眼荀彧不要泄露天机,便在一旁冷眼观瞧。
“志才,我已向孟德公举荐与你,孟德公知人善任,我相信他一定会重用你的。”
“知人善任?可我留下来又有何用呢?当员酷吏?”戏志才摆摆手,道:“天下诸公,用人无外乎一个德字,而若其能知人善任,使人尽其才,自可雄霸一方,文若即以投其明主,又何苦害吾明珠暗投?”
“此话怎讲?”
“似孟德这般,无外乎与袁绍一般受虚名所累,知人善任可,唯才是举难,似文若这般纯正君子必然能委以重任,而似我这等作风不正之人,必受其排斥,既然如此,我若留下与留在本初处有何区别?与其留在在知人善任的孟德处当员酷吏,反而不如留在袁绍处继续当我的参谋。”
荀彧大笑道:“志才这是怪孟德一直未来见你啊,其实志才本无须如此在意的。再说孟德知人善任之外,亦能唯才是举,只要能匡扶汉室,不久重其德。更重其才!”
“文若啊,你不用劝我了,既然你来了,临走之前不若你我二人再喝上一樽,也算是我恭贺你终于找到明主。能够一展生平所学了。”
荀彧偷偷看向曹操,见其点头,只得说:“好吧,既然志才不肯留下,那我便喝上数樽权当为你送行。”说着与他一齐落座,而曹操则叉手侍立在一旁,俨然就是一位护卫,为二人舀酒之际,突然说道:“其实留下来当员酷吏也不是不行,最少不用再邺城仰人鼻息。毕竟那里还有位刑名世家郭氏长孙郭图!”
戏志才看来眼曹操,面色一阵变化,放下酒樽,非但没有怪罪这位不懂规矩的护卫,反而一阵大笑:“我与郭家之间的是非连你都知晓了?”
“自然知晓,阳翟郭家之事,只怕早就传遍世间,我知晓又有何奇?”
“郭家之法非戏某生平之志,不过若论起法来,郭家子孙……哼哼。”说到这里。满脸的不屑,显然从未将郭家那帮号称刑名世家的子孙放在眼里。
“也是,法家之术却也是小技末枝,不学也会。”
戏志才仰天大笑:“好好好。连这等莽夫都来诋毁法家之术了,那你倒是说说,法家之法?”
“不管是法家之法还是汉律刑法,无外乎法、术、势,而法为大道,术为小技。知其理,意自显,你口中之法,难道不是不学也会吗?”
戏志才笑而不语,没有继续在纠缠下去,但转而却举樽对荀彧,笑道:“文若兄,今日能有你来送行我无以为敬,,待会儿我就要离开了,来,我们先干一樽!”
“没想到志才兄亦如当日邺城酒肆之中一般爽快,来,满饮此樽!”两人一饮而尽,戏志才唏嘘,道:“当日邺城,你我对坐而饮,我穷困潦倒,你志不得展。今日再见,你若何,我若何?我亦如当日,浑浑噩噩,无始无终,而文若却投的明主,尽展心中所学,怎不叫人叹一声际遇无常啊!”
“志才兄何必如此挖苦自己,以兄之高才,腹藏锦绣,他日必成大器。”
戏志才慨然叹道:“只可惜这世上无有识才之人啊,其实最初我入本初处,其实就是想与郭图一较长短,但可惜在袁绍眼中,刑名之事只有他郭家才是正道,而我旁门罢了,可笑袁绍区分正道旁门竟以世家来判,某转而献并三州成霸业之策,欲为幕僚,但可惜本初却只重南阳、河北士人,现在看来,某立志用二十年时间让士人来证郭家谁才是正宗之语,只能是一则笑话了。”
曹操荀彧两人惊讶沉默,互相对视一眼,全然没有想到他居然是为了这么一个目的才去投靠袁绍的,而最让曹操吃惊之处却在于,如果并三州成霸业之策果如其所言乃是他刻意为了讨好袁绍的上进之策,那这人就太厉害了,要知道这世上除了他可没人会知道这正是袁绍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了:“你为了一个如此荒诞的理由去投袁绍,甚至为求上进刻意去逢迎他,为他写了那彼篇并三州成霸业之策?”
“荒诞么?”戏志才摇头冷笑,道:“从我当初离开颍川踏上求学之路时我就知道我戏志才不可以去学什么劳什子的孔孟之道,至于我选择的这条路,全然与其违背,但却是我自己苦修来而来,试问,如果我走前面那条路,现在的戏志才不过一凡夫俗子耳,不被士人所认可,甚至被排斥……”
这一言如同重锤一般深深敲击着曹操的心灵,这一刻也只有他能明白戏志才的苦衷,也只有他才能明白这其中的艰苦,好似他这么多年来所一直努力的,可到头来终是一场空,似他这等宦党之后,又如何能被那些道貌岸然之辈所认同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