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八十五章 真正的儒家-《大汉龙骑》
第(2/3)页
“没有,没有。”
刘澜有些尴尬地说道:“我们说到哪了?”
郑玄想了想。道:“说到朝廷了。”随即又道:“毕竟天下这么大,耕种的田地就这么多,氏族手中的耕地能够租种出去的毕竟有限,而真正困扰黔首百姓的却也是地少人多,而且贫农又多是羁縻之地,一旦上交了税赋后,却也无法维持自身的生活。”
“是啊。”
刘澜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汉朝是按人头收税,所以说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事情屡见不鲜,而随着时代进步,像后世培养子女再也不是以数量而是以质量时,那么出生人口自然就会降低,而随之降低的后果自然导致步入老年化社会。
郑玄点点头道:“所以说,真要想解决贫农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鼓励他们开阡陌,而且还要想办法可以使他们能够有其他的收入;让他们能有更多的进款,如此一来,他们只要变的富有了,那么贫农自然就会消失,如此一来,天下百姓能过上小康的生活,国家又岂能不强大?”说道这里,却是叹息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什么?小康的生活?这不是邓爷爷毕生的努力吗?难道汉朝时就已经有小康这个词汇了?”他心中虽然好奇,却也并不敢问出,突然好似想道什么,忙问道:“先生,不是说儒家不言利吗?怎么你却说让百姓除了耕种还要有其他的进款呢?”
“君子不言利?”
郑玄没想到刘澜说出此话来,摇头笑道:“看来你却是误会圣人之道了,初孟子言君子不言利,却是因为那时人人皆唯利是图,不知世上有“仁义”二字,所以才会说出君子不言利来训诫世人,此可谓圣贤之良苦用心也。”
说道这里却又笑道:“所以说君子不言利,只是不为自己谋私利,若其只是唯利是图之辈,却也非我儒门子弟,若其真为天下百姓而言利,便是经商而使百姓富足,却也是圣人之道。”
“什么?经商而使百姓富足,却也是圣人之道?”
刘澜惊呼一声,这可真让他连三观都碎了一地啊,万万都没想到这样的话竟是从郑玄这样的大儒口中说出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郑玄和自己印象中的那些腐儒相差实在是太远了,简直让他不敢相信眼前这人并不是什么儒家而是更讲究效率的法家。
郑玄并不知道他为何会如此大惊小怪,微笑道:“你可知孔圣人为何在周公之后最爱重管子,是因为管子经商而使国家富足,使百姓生活康泰,所以能使百姓富足,却也是我儒家所追求,我儒家子弟以德(智、信、圣、仁、义、忠),行(孝、友、睦、姻、任,恤)治天下,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完其身,不仅下马能治国,就是上马亦能杀敌立业。”
“下马治国,上马杀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