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章 青州之战(8)-《大汉龙骑》
第(2/3)页
蒋奇急了,以他对文丑的了解,他必然会选择直接渡河,可出人意料的却是他做出了这么一个目前情形下来看最为糟糕的决定,早知如此,他就应该直接建议他直接渡河而不是故作聪明,将决定权留给他!”
蒋奇直接选择渡河可以说是因为他与臧霸交过手,知道臧霸琅琊军的战斗力如何,那日若非是臧霸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不肯恋战他也不会轻易返回临淄,所以深知琅琊军厉害的他自然不会等到敌将彻底结阵,可对文丑来说,就不一样了,他并没有同琅琊军交过手,尤其又听了些蒋奇夸口的说辞,对琅琊军根本就没放在眼里,最多不过就比北海军强上一些,这等战力,现在进攻,就前军这不到万人,就算渡过了具水,也会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反而不如等中军抵达,大军一举过河,如海啸般一举击溃琅琊军来的更实在、稳妥。
得知文丑的打算后蒋奇好似吃了苍蝇一般,有苦自己知,当日他确实是经历了一场苦战,可绝非他战报上甚至是对袁谭、文丑说的那样一举击溃了琅琊军才能够安全返回,这些话在冀州军哪怕换个人都明白,不可能全信,可偏生为何文丑就信了,难道就因为青州军的孱弱就认定原徐州军也同样不堪一击?
在几年前文丑报着这等态度无可厚非,毕竟青徐二州清平日久,难与幽冀并凉这等边境州县相提并论,那边常年与胡人交战,可以说连妇孺都可弯弓征战,可如今呢,大汉朝的内乱使得青徐凉州不复从前那般安乐,使得青徐凉州战力为之一提,虽然在常年征战的冀州军面前,青州军的战斗力不足一提,可臧霸的琅琊军却并不一样,就他所知,臧霸的琅琊军常年与青州黄巾贼作战,更是在曹操侵徐期间打败曹军,使得曹军在琅琊丢下几千具尸体仓惶撤退,后来曹操甚至都放出了停止再去进攻琅琊的命令,可想这琅琊军又岂能与北海军相提并论。
而且如今大军出发,在悬赏的刺激下士气正是最高的时候,一鼓作气必能冲过具水大破琅琊军,那时携大胜一举攻破剧县也无不可能,谁知道文丑却做出了这么一个最糟糕的决定来,当然这与他也有些关系,可他文丑乃军中大将,河北三大庭柱之一,如何能不知道他那是在向袁谭邀功呢,结果。连他也深信不疑了?
“将军,末将以为,我军与敌军皆立足不稳,一旦我军待中军抵达。那敌军也必布置妥当,到时进攻,只会付出更大的伤亡代价。”
“不用说了,我意已决!”
文丑打定了主意,可以说今日之事他会如此决定其实另有原因。当年冀州之战,他攻破黑山军后为解邺城安危带着部队急行军了五日,部队疲惫,这个时候部队最需要的是休息,可是因为公孙瓒攻打邺城甚急,袁绍一天三发急令,命他火速回援,在连番的催促下,他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机会,必须要赶在邺城城破之前回援。
终于。他在公孙瓒攻破邺城之前强行渡过漳河援救,可因为行军太急,抛开了大部队,可那时五千骑兵的出现足以扭转战局了,本以为能趁着幽州军攻城后一举打破公孙瓒,而当时的情况也正如此,他以为可以一战定冀州,谁想到在这关键的时刻,刘澜突然的出现却使得战局急速扭转,他眼睁睁看着公孙瓒近在咫尺。却不得不放任其离开。
那时他多么为自己的着急而后悔,如果他不是率亲骑赶来,而是等所有骑兵聚齐之后再向公孙瓒发动奇袭,之后就算刘澜出现。他也不会因为身边骑兵数量太少而不敢与之一战,虽然最后是袁绍发现了他的窘迫鸣金收兵,可回去之后,却被袁绍一通喝骂,从哪之后他失去了统兵的权利。
事后他为此反思,如果当时他能更沉着些。沉住气待部队抵达,不仅前军人马得到了休息,更能集齐全部兵力向公孙瓒发动致命一击,那样,也许不用等刘澜出现,他就已经大破了幽州军,甚至就算刘澜出现,他也能趁势将其击退,那样就不会发生后来公孙瓒虎口脱险,最后还丢掉河间的事情。
原本河北四大庭柱因张颌判敌成了三大庭柱,而他和高览却都被闲置,失去了统兵之权,这之后冀州军开始收复河间、渤海两郡,可风头却全被麴义一人所得,就算这其中颜良战功彪炳,却始终落了他一筹,就在这时,文丑与同样被闲置的袁谭得令出兵青州,他与袁谭一般急需通过青州一战来获得主公的再次信任,所以他绝容不得有任何闪失。
原以为,能够轻易打下青州的文丑却发现他有些低估田楷治下青州军的战斗力了,光是一座临淄就让他付出了惨重代价,但好在,最后他还是将田楷的人头送抵主公面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