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青州之战(14)-《大汉龙骑》


    第(2/3)页

    只听王修语气沉重的说道:“以目前的局势,北方不管最后是公孙还是袁氏最后都会南下,尤其是袁氏,若他南下,青州首当其冲。同理,兖州豫州的曹操和吕布,不管最后谁取胜,要后方安稳,青徐二州又会首当其冲,而刘使君呢,看似选择更多,可南下不毛的江东还是独立对付袁术这条巨龙对目前的刘使君来说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反之北上冀州,只怕天下间任谁人来说,也一定会认为刘使君会选择北上,冀州不仅乃天下第一大州,人口众多,粮草丰厚,此高祖之所以兴,所以刘澜北上必然乃既定方针,而关键一点是那时北上冀州之后,刘使君并非像在南方与袁术孤身奋战,反而还能与公孙瓒一道对付袁绍这头猛虎……”

    “哈哈,这可就不是子龙与某能够知晓的了。”帐帘忽然被掀开,随即一人龙行虎步走入帐中,众人观之,来者可不就是丹凤眼、卧蚕眉、重枣脸的关羽关云长嘛。

    “……”王修微微一愣,虽然没见过关羽,可这个时候能自行出入大帐,而且徐州各将校还起身施礼被他挥手示意安坐之人他能想不到是谁吗,心说没想到这个时候关羽会突然出现,不过也可以得知,他在营外一直偷听着他们的谈话,又或者说他本身就对今次他们的到来抱着疑虑,所以才会派赵云打头阵,来探探他们的目的到底为何。

    心中不得不感叹一句刘澜身边的人果然都不是易于之辈,都不好对付,如果全是臧霸这种人,他可轻松太多了,这种念头在心中一闪而过,只听关羽大笑着来到赵云身边,很快便有小校尉二人换上了双人坐的枰来,关羽落座之后,端起酒樽,道:“王都尉,方才关某就在帐外,对您所说之话听了个清清楚楚,某觉得王都尉今日在这等场合实在不该说出这番话来,首先今日乃轻功宴,只谈风月才对,这番话太也不合时宜了,其次以我二人武将身份又如何能知晓如此机密的要事,我等向来都只是战场厮杀,至于议定决策之事则完全是主公与那帮士大夫的事情,所以说王都尉问子龙,岂不是白问,再有,若王都尉真要说这番话,也该是亲自对我家主公去说,甚至说句不客气的话,这番话本来就应该是孔北海与我家主公所谈论之事,对吧?”

    说着,他微微一笑:“当然,王都尉关心青州百姓不愿再见他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心情某可以理解,可所谓各司其职,这番话由王都尉说出来,难道您就不怕遭人诟病吗?还是说这番话本就是向来仁义的孔北海所默许,是他允许王都尉来像我等打探的?”

    “这怎么可能,完全是王某自己的主张。”

    一直以来,孔融之所以备受世人尊敬,其实并不是因为让梨,而是因为和他哥哥争相承担收留张俭的罪名,而名重天下,对于这样的人物关羽还是另眼相看的,不似对其他那些士大夫一般,轻蔑不屑,可如果这件事当真他的幕后主使,那关羽就不得不从新审视此人的人品了。

    “将军切不可有此言……”王修解释起来,他说这番话完全只是希望通过二人能够变向劝解一下刘澜,并没有太多的意思,当然他也知道会失败,可只要有一丝一毫成功的可能他就不能放弃避之不谈吧?

    此战虽然因徐州军赶到最终取胜,可在战端开始之际,他甚至已经下定决心,此战如果袁谭最终获胜,他甚至宁愿去辅佐他这位老朋友,为的就是青州百姓,在这件事上,他宁肯背负骂名,但只要能为青州百姓,他连死都不怕,又岂会怕背上什么骂名,正是出于这一目的,所以他无所畏惧。

    关羽点点头,与赵云对视一眼后,看向王修,道:“此事我二人必会向主公提及,至于实诚与否,我二人不敢保证,但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

    王修起身,长身一揖,道:“多谢两位将军。”

    两说笑说着不必如此客气,可一旁的臧霸脸色却变了,当即插话说道:“我以为不妥,照王都尉话中的意思,如果刘使君果然北上,那也是进攻冀州,又干青州何事?反倒是袁氏若再南下,必掠青州,所以与其在青州派一文士反倒不如派一大将来守青州,此方才是为青州百姓着想,不如一旦有人来犯青州,青州岂不是旬月就被攻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