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前往秣陵-《大汉龙骑》
第(2/3)页
可刘澜选择秣陵的自然有他的原因,首先经过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其实江南地广人稀的情况已经得到有效提升,毕竟人是第一生产力的汉代,人口一多,江南自然就能得到更快的发展,更何况刘澜还有意南迁徐州百姓。
当然人口有了,较好的生存环境也是刘澜选择江南的主因,吃了辽东的大亏之后,刘澜自然更倾向南方,首要一点就是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的好坏不仅对人居环境起到关键作用,更对农业发展提供着客观的基础条件,尤其是在汉代这样生产力水平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无法使用机械替代人工,那么自然条件无疑是江南的一大优势,不仅是在土地上更是在水利上面,都会比之青徐大部更好。
而且从一开始刘澜就已经说了,他看重的不是江南的现在而是未来,如果看重现在的话,他完全可以大力发展青州乃至徐州。而他看重江南,除了后世的了解之外,还有丹阳之战时的一些了解。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虽然他才会生出了开发江南潜力的想法,毕竟是东汉时期,江南地区那可是森林密布啊,降水量之大,河网之稠密,湖泊之众多,这么多先决条件刘澜能忽视?
当然刘澜想要利用丰富的水资源的同时就像国渊所言还要防备防汛,江南的汛期可不比北方,会很长,不过这些可不是刘澜所要操行的,不是行家,就算是行家,也没那个功夫去解决,他这个征西将军,所要做的就是把控大方向,这些细节,就需要帐下们来处置了,解决好了,那么重重封赏,解决不了,严惩不贷!
当然刘澜之手看到了江南湖泊的水利便利,却忽视了江南山地丘陵更多,他要大力开发湖泊水利的土地,却也要想办法提高山地丘陵土地的生产,如果依旧是参差不齐的农业生产水平,那么可以说刘澜这一次南迁其实并不算成功的。
新建秣陵计划绝对是一个极为庞大的规划,首先刘澜打算新建秣陵城,这个想法其实他一早就有,只不过因为个中原因,徐州只是重建而没有新建,而这一回的秣陵计划,刘澜甚至与甄豫专门进行了策划。
选择甄豫,首先是他有重建沛县与徐州城的经验,其次这个时代,在新建一座城市的想法上能够与他一致者估摸着也只有甄豫了,毕竟这个世上最难的就是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对方,而在这一点上,甄豫能够更好理解他的想法。
首先刘澜在故楚金陵邑故址建石头城,改秣陵县为建业县,治所由秣陵关迁石头城;同时废胡孰、江乘二县,设置一个规模不输于长安雒阳的大型都市。
这个规模的城市让甄豫咋舌,但真正咋舌之处不在于这座城市规模巨大,而是在于刘澜对城市的改造。
他将拆除坊与市,商铺等就设立在街道两旁,建立一座高效而快速的城市,这个城市建设你可以理解成后世城市的样子,也可以理解成清明上河图汴京城的样子。
这样一座城市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开天辟地头一回,甄豫根本就无法借助从前的城市去建设,没有任何参考性,而关键是刘澜也没有像当初那样像改建沛县那样给出实质性的建议,一切从零开始,现在他啊脑子是一片空白,完全不敢想象那样的城市会是个什么样子,治安什么的都不知道该如何控制。
这对现在的甄豫来说太难了,当然刘澜并没有开始让甄豫着手修建,而是筹备,毕竟新建城市与改建不同,虽然刘澜选择了古金陵故址,但毕竟勘测水源等事项还要先期进行,只有确证地址之后,刘澜才会要求甄豫给出秣陵新城的草图,当然最好是鸟瞰图。
为此甄豫已经先期抵达秣陵,并进行勘测,而在同一时刻,他的弟弟甄俨也在加紧着丹阳郡的其他县城建设,当然现在还不是改建的时候,不管是新建还是改建,刘澜首先要求的是建设驿站,再原汉朝驿站百里一驿改为每五十里一驿,并加宽官道驰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