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徐庶没在往下说了,但他的空白余韵其实刘澜现在也算是终于能够理解了,因为徐州四大世家,在徐州的影响力是空前无比的,这是人尽皆知,刘澜用陈登到广陵,就是看重了这一点,用他来镇住当时刚夺下的广陵,也算是安抚民心吧,然而他当时却并不知其实广陵一郡与徐州的关系十分微妙。 可偏生,刘澜初来乍到,当时他连徐州这滩浑水都还没有摸太清呢,更别说广陵了,所以这是陈登最苦恼的地方,他在广陵,首先要做出成绩,这才不负刘澜的信任,却又不能让广陵乱,乱了,那刘澜自然就会认为陈登捣鬼,毕竟他在徐州的影响力,没有他的按照指示,广陵人尤其是广陵的世家怎么可能生乱呢? 恰恰是因为这一点,才是造成陈登始终没有改革义仓的原因所在,至于他培植势力,与其说是无奈之举,倒不如说是他只有大量任用心腹,才能稳定住广陵的局面。 现在的刘澜才算是彻底明白了陈矫,这陈矫聪明之处就是,他现在按兵不动,不是要摸广陵谁是敌,他要知道谁是友,可偏生呢,有些事情,人尽皆知,就算是刘澜也知道,但就是不能点名,这算是潜规则吧,只有在掌握谁是友军之后,那么陈矫才会动手,一刀下去,就算误伤,可其中十之七八,那绝对就是隐藏在暗中的敌。 这个时候,陈矫需要去劳心劳力?或者是在广陵大杀一通,不管敌友,一刀下去就当真能解决问题了? 这番话,虽然是由徐庶说出来,但说实话,刘澜的神情已经变得极为冷漠了,徐庶对此见怪不怪,甚至还能理解刘澜此时为何会有一个这样的反应,其实这是最正常的反应,谁叫他之前对广陵的局面估计不足呢,这时候知晓了结果,对陈登,自然是有些愧疚的,而从他这个冷漠的表现来看,刘澜算是下定决心解决广陵之事,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徐州刺史在陈群一旦离开之后,看来是不用再去考虑其他了,陈登为刺史,陈矫为别驾。 好半晌之后,刘澜突然在官邸的廊道中,停了下来,叹了一声。 他在陈登的事情上,是苦思冥想了许久,硬是处心积虑的把他给调到了秣陵,现在却发现是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险先铸成大错,如果当时他真的不管不顾,连陈家也一道惩治了,那他可不敢去想后果了。 广陵的麻烦在加上徐州的麻烦,一时间都会发生,到时可就真是雪上加霜啊。 “好在我这人终归不是那卸磨杀驴之人,不然现在说什么也于事无补了。“刘澜自嘲一笑,道:“说实话,当年初出茅庐,什么也不怕,敢闯敢拼,就算输了,大不了回矿山重头再来,老子还是一条好汉,可好不容易争来了地盘,就怕了,不敢冲了也不敢闯了,甚至变得谨小慎微了,害怕到手的一切最终都变成一场空,原以为这一切束缚了我的手脚,但现在看起来,官越做越大,胆子越来越小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