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5赵国的教育-《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第(2/3)页

    议会一旁的休息室内。

    “总理,这件事情我看很难成功。”陈平冷静的说到。

    “嗯,这些贵族议员贪得无厌。必须有一个制衡的办法。”范增这样说到。按照议会制度,楚国应该设立一个下议院,但是楚国拥护之功主要集中在贵族身上,而下议院因为贵族议员的坚决反对而无法成立,这让楚国商人感到很不满,尽管楚国商人在拥立之时有很强的帮助,但如今却依然一无所获。

    “嗯。”陈平只是点点头。什么也没有说。

    秦国咸阳。海军部。

    “韩国方面想要加快他们的技术研究积累的程度。比如,他们想进一步的升级他们目前的箭式船。”郑治说到。

    “嗯。他们想要提升这种船只的技术含量,我们就需要多出口更多的技术设备,不过,我认为这种船只的技术升级已经最大化了。因为铁梁的承受能力就这样大。”郑治的主管李文摇头说到。

    “而且船只的过分加大,加宽已经超过了风帆的动力。这样的话,速度就会必然减低,这对船只的航行十分的不利。最重要的一点是,动力装置并没有改变,韩国人自己提出了使用蒸汽机的想法,但是我认为这个想法可能不太好。毕竟他们的推进装置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改进。”李文摇头说到。

    “嗯。所以,韩国方面要求我们提供更好的一个方案,我想了想,觉得我们应该使用钢梁,因为这样一来,所有的技术难题都会解决掉。而且船只的承载能力有一个很大的提升。”郑治说到。

    “这个方案,他们能够接受吗?”李文问道。

    “要知道钢铁的价格不便宜,除非能够大规模的制造,否则船只的成本很难下来,这需要看邯郸铁厂的生产能力如何了。”李文接着说到。

    对于韩国海军方面提出的要求,秦国已经发现了。这种韩国建造的箭式船只,很容易被他国仿造,因为只要购买几艘拆卸开来就可以使用,这种船只,只是在船体的外形上做了很大的改动,在其他关键领域,比如,动力传动,动力方面并没有很大的改善,而且因为没有海战的关系,船只并没有装甲,加上需求很大,这种船只只会大规模的建造。

    赵国邯郸方面。

    “丞相,我认为,我们必须加快引进钢铁技术,除非有了钢铁,我们邯郸铁厂的盈利水平才能上升一个全新的台阶,而且越早引入钢铁技术,我们赵国就越有技术优势。”邯郸铁厂激动的对李牧说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