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灵机一动-《九朝元老》
第(2/3)页
其实,校委会的这几个人王一川也做过深入的分析,杨术也是身兼初三级部主任和政教主任两职,在学校里也是有点不可一世,除了跟宋秀文经常互掐之外,对其他人还没看出有什么明显的敌意,可这个人跟宋秀文一样,眼睛长在头顶上,向来是只看一把手。所以,杨术和宋秀文这两个人,没有确实的把握,王一川不敢轻易下手招抚。至于孙成章,这个人跟柳旭伟一样,好像永远要站在真理的一边,估计要结盟难度有点大,但是也存在可以利用他 “一根筋”的特点,把他变成攻击赵志强的一枝利箭的可能。剩下的就是春天了,在王一川看来,这个年轻人聪明能干,跟自己和宋秀文、冯术等人关系都很好,人又是赵志强亲自提拔起来的,可一直看不出这个年青人跟哪一个领导特别的亲近,是个典型的“骑墙派”,谁也不得罪,对每一个人又都很热情,是个纯粹的人精。对于春天,王一川一直抱着“宁欺白头翁,不欺少年穷”的原则,一直以来对他都是客客气气,尽量做到井水不犯河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既然不能把他拉到自己的麾下,可也不能把这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逼成自己的敌人。其实私下里,王一川很希望春天能够加入自己的同盟军。
王一川的另一股力量就是以李刚、王志刚为首的几个年轻教师,大多是户山镇本地人,也有二三个在户山中学急于找到靠山的外地人。以李刚、王志刚为代表的几个人是王一川同盟军的核心层,再加上几个外围人员,差不多有十人,用王一川的话来说是“刚好一桌”,也就是喝酒刚刚好凑一桌子的意思。这帮子人经常在王一川和李刚的召集下凑在一起吃吃喝喝,共商王一川的“夺权”大计。这些人对王一川是言听计从,都盼望王一川能快一点夺权成功,自己作为“开国元勋”,就能早一天从户山中学的大锅里分一杯残羹。
王一川在最近的几次校委会和教师会上,也确实利用手中的这帮子同盟军试探过赵志强几次,也取得了臆想当中的效果。看着赵志强气急败坏而又无可奈何的样子,王一川在心里就偷着乐,也加定了他夺权的信心和决心。
2.
扔掉了手里的烟蒂,王一川又接上了一支香烟,狠狠地吸了两口,接着又陷入了沉思。
赵志强刚刚在校长室开会的时候说的是要王一川把校团委的学生入团和团费的收缴工作交给春天,其实也就是剥夺了王一川的财权。团费这一块,每年有一两千块的额外收入落入自己的腰包,王一川也一直利用这笔资金时不时地拉拢手下的那帮子小兄弟吃吃喝喝,借以巩固同盟之间的感情。现在,如果真的要把这块肥肉交给春天,王一川心里委实不甘。可如果不交出去呢?得罪的不光是赵志强,还有春天这个户山教育的后起之秀。对赵志强,王一川倒不是很打怵,反正他是外地人,又有那么深的背景,肯定不会在这个山沟里久蹲,只要机会合适,赵志强肯定是要走的。或者自己暗地里给赵志强制造点麻烦,一样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把他送走。可春天呢?可是户山镇本地人,跟自己一样,根就在户山,轻易不会离开这个地方。看这一年多的发展势头,这个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王一川琢摸着,春天的背后肯定不止赵志强一个靠山,或者说赵志强是受人指使在照顾着春天。还没转正就提拔,说春天的背后没有人,打死他他也不会相信。现在,春天还在这里等着自己下达指示,这事到底该怎么办呢?王一川心里确实没了主意。
连着抽了三四支香烟,王一川的心里还是没有拿定主意。
“春主任。”王一川无可奈何地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开了口。
“是,王老师。”看王一川招呼自己,春天立即起身站到了王一川的办公桌前。
不过,从王一川刚刚对自己的称呼里,春天不由自主地提高了警惕。跟王一川这一年多的交往中,春天看出了一个秘密,那就是每次当王一川称呼自己的官称或者职务的时候,那就是王一川要挤兑自己或者对自己有意见的时候,平时一般都是笑嘻嘻地称呼“小春”或者直呼“春天”的。所以,春天故意很严肃地称呼王一川为“王老师”,是有意跟王一川套近乎,也是在提醒王一川,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也不要把气撒在自己身上,有些事情如果不按规矩玩,大家都会不舒服。
果然,王一川面色微微一怔,也就立刻换了一副笑脸,显然对春天称呼里的含义已经心领神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