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到脚步声,文帝缓缓回过头来。 “来,来……” 文帝抬起稍微有些枯瘦的手,冲云铮招招手,“兴州和安州那边,现在应该很暖和吧?” 兴州、安州,就是曾经的南诏和玉南。 云铮眼皮一跳:“父皇,你该不会是想去兴州和安州那边看看吧?” “朕有这么没轻重吗?” 文帝像个老小孩一样,不满的瞪云铮一眼,“朕是想问你,那边的官道大概要多少年才能修好?虽然三藩之地尽归大乾,但那边交通闭塞,终是隐患,咳咳……” 说着说着,文帝又咳嗽起来。 云铮上前,轻轻的替云铮拍着后背。 “殿下,还是老奴来吧!” 穆顺见状,赶紧上前。 “好。” 云铮知道自己的手法不如穆顺,也不折腾,转而来到地图前,拿起旁边的小木棍指着地图,“儿臣昨天刚跟工部那边修改了原本的筑路方案,决定再增加一条路,将焦州、兴州、安州三地连接起来。” “另外,兴州刺史奏报,在兴州和安州的南部区域,有一个天然的港口,比大乾现在所有的港口都要大!” “朝廷将来必然是要大力发展海运的,儿臣已命工部派人前往勘察,如果合适的话,这里将会成为我大乾最重要的港口……” 云铮耐心的跟文帝说着对三藩之地的规划。 年后,朝廷除了准备对羽国用兵的粮草外,也在忙各个归附之地的事。 而三藩这边,则是重中之重。 这三州之地,是被云铮寄予厚望的。 如果搞得好的话,他估计这三州之地就能养活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人。 当然,开发这三州之地是一个长久的事。 不是他喊喊口号,一两年时间就能弄好的。 听着云铮的讲述,文帝连连点头,又叮嘱云铮:“打完了羽国,就停一停吧!吕锦说得对,朝廷争的是百年千年,而百姓争的只是一世。” “这么大的疆域,要治理好也不容易,咳咳……” “等吃进嘴里的肉咽下去了,再去想海外的富庶之地。” “你打仗的本事,朕从不担心!但这治国乃是长久之事……” 文帝一边轻轻咳嗽,一边认真的叮嘱云铮。 有时候,这疆域太大也未必是好事。 若后世皆是治世之君,那倒还好。 可万一出个昏君,那就是四处起火。 而且,再大的疆域,终有分崩离析的一天。 不负天下百姓,便是千古明君了。 “儿臣谨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