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喂不熟,学不好。就算将华夏的文化传播到番邦,那些人依然是只有其形而失其神,小礼虽知,却无大义。既然如此,还不如将其直接鲸吞入腹中。 将他们的高层彻底覆灭,让华夏来统治这些蛮夷之地,或许才能真正的洗其蛮性,传播文明。 也能让子孙后代,少流一些血泪。 面对朱棣的请战,老朱依旧不可置否。这一回,他的目光却是转向了太子朱标。“标儿,你是太子。” “你觉着,咱大明,应该怎么办?” 所有人的目光看向了本只是安静肃立在旁的太子朱标,朱标只思考了片刻,旋即出列道:“禀父皇。” “民间有俗语说得好: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 “倭国、高丽狼子野心,若只被动防御,好比千日防贼,我大明万一有了疏忽,便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一味退让,非长远之计。既然如此,不如把握机会,主动出击,使其知晓我大明之天威。” 朱标不卑不亢。 “好!”“太子殿下说得好!”“连百姓也知道的道理,你们这些饱读诗书的官儿,竟还不如平头百姓!” 太子的分量不言而喻。朱标旗帜鲜明的支持出兵,那么此事已经可算是板上钉钉。 主战派的勋贵们欢欣鼓舞,方才出列的那名官员则是没有想到,一向温文的太子竟会说出这番话来。有官员道:“太子殿下不可年轻气盛!兵者凶器,倭国、高丽又孤悬海外,若是行之不慎……” “行之不慎……那就小心谨慎些,打个胜仗不就行了!”却是主位上的洪武大帝长身而起,一锤定音道。朱标一番话中所隐隐透露出的皇者霸气,着实让他这个当父亲的又惊又喜。“只知道拖拖拖,坐视机会溜走,把事情拖延给子孙后代……这就是老成持重了?” “要咱说,这该叫做暮气沉沉,尸位素餐!” “咱大明选官,要的不是得过且过的裱糊匠,要的是敢做事、不怕事的能吏!一说出兵就扯什么兵者凶器,好似用兵了就要天塌地陷一般。” “要是遇到事了,都拖三阻四,这不敢动那不敢动,咱还怎么杀陈友谅、灭张士诚,北逐蒙元,光复华夏衣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