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未来之路-《盛唐再临》


    第(2/3)页

    屏山里的石炭不少,很容易就可以被发现。有些甚至直接裸露在外面,那些来这里捡石炭的人根本不需要特意去挖,只是来采集山货的路上,顺路便就可以捡拾不少。

    韦仁实在屏山里到处走走,心里越发高兴起来。

    由周围的情形来看,这里的煤应该不难开采,不需要挖井就能够开采不少。

    但就像焦海清说的,以韦仁实现在的财力,根本没法负担起数千号人的吃喝住。而直接要买下整座山头,是不行的。所以也只能先买一片地进行开采,做煤炉子也只能限制着数量了。

    而且最怕的是在自己买了一片地开采出煤,卖了些煤炉子,显露了好处之后,叫更有财力,或是更有背景,亦或是官家直接亲自出手,将其他的地方给占下来。

    至于蜂窝煤的配比和煤炉子的做法,那还不是官府一句话的事情。

    官府的一句话,甚至是那些有大背景的人稍一施压,自己就得交出蜂窝煤的配比和煤炉子的做法。

    企图抗拒是没有用的。

    莫说是在眼下这个时代了,便就是在后世里,自己的背景没有对手的背景强,后台没有对手的后台硬,到最后不也还是逃不过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结局?

    唯有自身的实力与势力都足够,才能够这这个社会保护自己。

    是不是该回去给刘禹锡去一封信,将掠子和煤炉子的事情也告诉他?

    韦仁实心里思量着。

    按照原本历史上的发展轨迹,刘禹锡在渭南做主簿的时间不会很久,似乎连一年都不到,便被擢升为监察御史,前去御史台任职了。然后在那里结识了韩愈,另外还有二王八司马集团的其他人。

    难得穿越回到大唐,谁心里会没些念想呢?

    国恒以弱亡,唯汉唐以强亡。亡的太过可惜,太过沉重,亡的后人感慨唏嘘,亡的后世无数追忆。

    唐朝的影响是巨大的,便是在唐朝灭亡之后,也一直在影响着世界。后世到了宋代,“唐”就已经成了东南海外诸国对中国的代称。历宋、元至明,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一直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不仅以“唐”作为“中国”之地的代称,而且称中国人为“唐人”,中国姓氏为“唐姓”,中国衣饰为“唐衣”,中国商船为“唐舶”或“唐船”,而从海舶上转贩到的中国货物则被成为“唐货”,甚至现代习称的“汉语”,在宋代的时候也被海外诸国称为“唐语”。中国人留居海外一年不还者,被称为“住蕃”,而外国人在中国逾年不归,则称“住唐”。沿袭到了现代,有些流寓海外的华人仍然自称为“唐人”,华人在海外都市中的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历时千载,绵绵不绝。

    如此强盛,如此深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