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家,中秋-《改造唐朝》
第(1/3)页
第五十一章:家,中秋
赵柜与木林二人的比试自然是以失败告终。
赵柜只是中规中矩的按照易凡的图纸做了个中间刚好能放下一口锅的桌子。
木林二人却是在问清了易凡的意图后,他们在桌子中间加了一个可以烧木炭的炉子。
就这一点就高下立判,至于做工那更是没得比。
桌子做好了,一家人自然是要先来上一顿火锅。
将配料以及各种火锅的做法用一张纸写好,交给春花秋月,然后就等着吃火锅就行了。
得知这是一种新的菜式以后,春花小心翼翼的将纸条藏好。生怕被人抢走似的。
晚饭时间,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围坐在一个大大的圆桌旁,中间的火锅咕噜咕噜的冒着泡,整个房间香气四溢。
易凡数了一下,八个小子,加上春花秋月,语文先生武媚娘,礼仪先生杨素,新来的木氏兄弟,最后加上易凡自己,整整十五个人。刚好坐两桌。
易凡坐主位,木氏兄弟完全没有身为一个外人的自觉,大喇喇的坐在了易凡的左边,在他们眼里这里除了易凡,就数他们的身份最为珍贵,因为他们都是百家传人,其余人不过是些凡夫俗子罢了。
武媚娘和杨素坐在了易凡右边,其余的就随小子们自己坐了。
众人都没有吃过火锅,尽皆看着易凡。
易凡只好夹起一片羊肉,在锅里涮了涮,捞出,再沾点调好的酱料,送入了口中。
味道虽说还不错,易凡还是不满意,因为没有辣椒。
众人学会了吃法,自然是不在客气,这群人在易凡的影响下已经少了很多规矩。
木森兄弟有些不知该如何动筷子,因为他们从小到大都是吃的分餐制,猛然间见到这种吃法还真是有些为难。
易凡刚开始也想把分餐制给保留下来,不把现代的合餐带到唐朝。
吃了一段时间,易凡觉得毫无乐趣可言,一顿做三个菜,吃饭的时候每个人面前摆三个菜,各吃各的。
再加一条,食不言寝不语,你会发现再好的美味也会如同嚼蜡。
虽然易凡没能把分餐制保留下来,他却是把现代的公筷给带到了大唐,那就是每人都有两双筷子,一双是用来夹菜到自己碗里的,一双是用来往自己嘴里送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