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学医-《改造唐朝》
第(3/3)页
这些天,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不是一次两次了。虽说是免费看病,可是孙思邈也不能随身背着个药库吧?
一些常用药,孙思邈倒是随身带着,遇到对症的就随手送出去。
一些复杂的病,需要的药材也多,,那就只能去药铺抓药,去药铺抓药自然不可能是免费的。
这就行成了一个完美的组合,孙思邈负责看病,写药方,易凡负责出钱抓药。
一时间,这对大小神仙的名头倒是越发的响亮了。
易凡也知道了,孙思邈为什么会来到长安了,因为他是被道门请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压佛门一头。
再外奔波了一天,回到天上人间还要做作业。
话说,这中医还真是难学,首先你得先要记住那些几千上万个药材的长相,药名,还有它的药性。
就这一点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就做不到。
这还没完呢,记完了药材,还要记那些已经经过验证且成熟了的药方。
这些记熟了以后,才会教你真正的医理,什么药材属于五行中的哪一行,是属阴还是属阳。
哪些药可以配在一起,哪些药不能相融,也就是五行相生相克那一套。
最后还有什么针灸,穴位,正骨,望闻问切这些基本的就不说了,甚至还有按摩。
易凡估计这一套下来,没有个几十年是甭想学会,难怪出名中医都是些白胡子老头,感情人家是学了大半辈子,才出师的,能不出名吗?
几天下来,孙思邈也开始真正喜欢上易凡这些个小子们了。
因为这些人居然都识字,这是让他非常欢喜的,中医要记得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识字就可以用笔记下来,少了很多记忆量。
难怪中医到了现代就没落了,实在太难学了。你要说真正的中医不如别的医学,那是不可能的。
从古至今,华夏都是人口大国,这里面少不了中医的功劳,不然几场瘟疫什么的下来,基本玩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