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借刀杀人”的路数-《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


    第(2/3)页

    似乎有一种氛围,一个不大谈特谈管理的企业就不是一个好企业,一个不搞企业培训的企业就不能称之为一个企业。

    火啊,火的一塌糊涂。

    其实来说,那时候的管理市场简直就成了插科打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高粱地,跟脱口秀都差不多了。

    那些个讲师,一个个比王字健的口才还好……

    好吧,闲话收起。

    金永利的说法很对,现在销售系统还是四分五裂,一些主要工作还在等待之中,您要这个时候弄一帮爷爷来了,怕不是要好事儿,是要坏事儿吧。

    谁知道这些爷爷们几斤几两呢?

    “永利,这个不用担心,你听着,他们是听我们的安排,替我们做事,放心,都有正规的约束合同和保密合同。”

    “而且这一家,国内的很多大型企业都请过。”

    “这是春节的时候,董事局主席在一次聚会上遇到了他们的主要合伙人,才产生的这个想法。”

    “年前的‘轮岗’,只是一个信号,先搅一搅,让人心动起来。”

    “对于他们的到来,会提前放出消息,让大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4月1日要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会将这个事情形成一个议案提交上来。”

    “这样消息的扩散会更快。”

    “但是他们不会直接进驻公司,会从我们的一个子公司开始,看看到底能起到多大效果。”

    “第二步才是进驻集团机关,这种事情,毕竟是在一万多人的企业里进行,我们肯定慎之又慎。”

    “他们也需要等,要等你们的销售队伍有了足够的基础,要等你们的业务有了统一的基础,然后一举进驻,把销售工作彻底统一起来。”

    “然后以销售分公司为基础,向各个部门,各个分子公司去渗透,去执行。”

    “4月底,他们会拿出正式的合同文本,而要进驻的企业是我们下属的化肥厂,所以还牵扯到一项人事任命的问题。”

    “永利,你现在怕是肩上要多一副担子。第一,销售副总裁的职务,你得干着;第二,化肥厂董事长的位子,你得干上。”

    “先别着急回答,这句话,是我受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向波先生的委托,来和你谈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