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状元-《马蹄声》
第(2/3)页
这要求刚提出来,看到老皇帝脸上邹了邹,又看到陈太师抬起眼睛望着他。他不知道为啥提出这个问题皇帝陛下就不高兴了,没敢多问,继续等着庙堂那位老天子的回复。可皇帝陛下一直都在沉默,半刻钟左右抬头看了眼陈太师。太师会意,起奏道:状元郎为这11年前刘智贪腐一案,我看就不必再查了,此案已结11年,重查也查不出个所以然。
皇帝这才板着脸对他说:除重查11年前刘智贪腐案,其他皆可提。
皇帝陛下这句话着实把他吓得不轻,父亲的案子肯定牵扯了一些什么重要的事。不然为何皇帝陛下一听他要重查刘智旧案,脸色就变了呢?连陈太师脸色也变得不好看。
怕触怒皇帝于是又提出第二个请求。
————
40年前那场席卷整个大魏长达三年之久的超级大旱灾,把国力鼎盛的大魏帝国,一下子打进万丈深渊。随着大魏国力衰退,周边各国再次把目标看向大魏,朝廷为了能震慑周边,不得不再次增加赋税。
加税确实让朝廷能够少少喘过一口气,可全国百姓日子就不好过了。像越州、玉州之类生活艰难的边境州地,百姓日子更加难熬。赋税的增加使得越州滋生了很多山匪,越州属桂,与南越国接壤,从越州郎山到南越国的越山,到处都有山匪踪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山匪越来越多,甚至蔓延到湘、贵两地。
长年跟南越国合作剿匪,也随着大魏国力的衰退间接解约。南越臣服于大魏,道理上就是大魏出兵,南越出钱,现在南越人什么情况?看到大魏国力衰退,不愿在出钱粮给大魏剿匪。朝廷没钱,南越不愿意出钱,那么剿匪军费谁出?南越在郎山边境屯兵十万,彻底切断山匪进入南越的通道,把山匪全部逼回大魏。
朝廷为了颜面,无奈才派兵入西南,山匪眼见着朝廷下了决心要剿灭他们,全部联合起来跟官兵对着干。更拉了无数青壮流民,最后兵力居然高达几十万,虽然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可几十万人对阵几万官军,闭着眼睛也知道是什么结果。朝廷慌了,性质不同了,以前是剿匪,现在是平乱,直接调动二十万大军去西南平乱,百姓为躲避战乱只能大面积逃难全国各地。
所以他提的第二个请求:朝廷能不能出些钱粮赈济难民。可皇帝陛下跟陈太师听到这个请求,脸色更加难看了。一起往闭目养神的老国舅瞟去,只是老国舅却装成没看见。
陈太师说:西南人口数千万,逃难百姓何其之多,如今朝廷财政艰难,无法拨出这笔庞大开支。而且谁能知道那些难民里,又有多少是反贼家人呢?把粮食给了他们,也难保不会调过头来继续与朝廷作对。
不过陈太师又说:京城周边难民他会派人一一盘查身份,若无嫌疑可适当放粮救济一批。
当时一直闭目养神的老国舅睁开眼睛:陈太师刚才所说各地难民难保不是反贼亲属?此话不敢苟同,若是他们都有饭吃,还会与朝廷作对吗?至于财政艰难,实属无稽之谈,这些年大魏风调雨顺,年年丰收。而且江南等地更是商贾如云,一年的商税收入就算不多,拿出一部分也足够百万难民活命之用了。
陈太师却反驳国舅爷,问他怎知江南有些税收?难道去国库盘查过了?还是户部有人告诉他了?…
皇帝陛下见国舅爷跟陈太师互相拆台看不下去了,站起身,瞪着眼睛对他说:刘智旧案不翻,难民问题就按太师所说的办。然后宣布退朝
回来后第三天,他就接到圣旨:罪臣之子两代内不得参加大考,更不能为官,是乃大魏律法所定。欺瞒朝廷参与大考乃欺君知罪,念及年幼不知律法,尚可从轻发落。随、即日起罢黜功名逐出状元府,待秋后发配边疆,充军谢罪。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