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农、法皆仇也-《秦农》
第(3/3)页
“哈哈哈!”陈胜高兴道:“多谢大胸!”
“休要在外生事!”张鹏不得不多嘱咐一句······
县令左文见张鹏整日在自己眼前晃悠,心里面感觉很不爽。他的同门阳城县令赵阳前几天又送来一封手书,拜托左文注意张鹏这个王继的走狗,不能让他再弄出什么急功近利的事情。
因为出身以及立场的缘故,左文并不喜欢张鹏。儒家与法家本就势不两立,虽然荀子在中间激励缓和,可信仰这种东西本就是死结。
然而见到张鹏竟然能在大柳里搞出那么大动静,让远在咸阳的老师都不得不关注这厮,左文更生出些嫉妒来。等张鹏到了陈县,在农事上又显出兢兢业业的态度——有手段、能做事的法家人物,可是大患。
张鹏到底是属于哪一家,连他自己可能都弄不清楚,如果从官职来看,他应该属于地地道道的农家。
农家,又称“农家流”,是先秦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他们奉神农为祖师,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汉朝中期以后农家迅速衰落,《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
不过,就算张鹏是农家,和儒家也是有仇的。
战国时,农家代表人物有许行,当时他随行学生几十人,颇有影响。与儒家结仇,则源于儒家门徒陈相、陈辛兄弟二人弃儒学农,投入许行门下。
后来,陈相见孟轲,道许行之言曰:“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意思就是说——贤人治国应该和老百姓一道耕种而食,一道亲自做饭。结果孟轲大怒,痛骂许行是“南蛮舌之人”和“自楚之滕”。
另外,一力提拔张鹏的还是法家人物王继,所以不管张鹏是农是法,都要极力打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