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陆大帅-《恒行诸天》


    第(2/3)页

    以杨克难的性格,想通了他自然会来,想不通,说什么也白搭。

    好在收服杨克难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此人无论以后是否为陆恒所用,他都不会觉得有什么遗憾。

    陆恒这个大帅虽然打定主意要做甩手掌柜,但新军初成,千头万缕的诸多杂事都得他亲自拍板,所以着实于案牍之间埋头苦干了几日。

    虽然这让陆恒苦不堪言,但几日下来,在张亦的悉心教导之下,他对军务也逐渐熟悉起来。

    这一日,陆恒、张亦、马邦德三人齐聚由刘府改造而成的“大帅府”商谈军事,三人都眉头紧皱,显然是遇到了极为棘手的困难。

    张亦满脸疑惑地道:“熊司令这是什么意思?既不说要收编我们,也不提要怎么安排我们,反而让南方军在城外三十里扎营,他到底想做什么?”

    “这摆明了就是威胁!”马邦德皱眉道,“可是他和刘存厚打得热火朝天的,为什么跟我们这点人马过不去?我们也没得罪他呀。”

    “要不是我们,他南方军李蔚如能那么轻易吃掉曹瑛的三个师?张亦愤然道,“现在他兵逼康城,这简直就是恩将仇报!”

    “跟军阀讲恩仇?”马邦德嗤笑,“太幼稚了!康城原本就是南方军的地盘,哎,你们说会不会是李蔚如想收回康城,擅作主张?”

    砰!

    突然,陆恒一拍桌子站起来,吓了两人一跳。

    “刘成!”陆恒缓缓吐出两个字。

    “刘成?”马邦德也是聪明人,一点就透,立刻面色一变,喃喃道:“这就说得过去了……”

    民国初年,各地军阀筹集军费的来源一般有三种。

    一是借外债,二是寅吃卯粮,三是苛捐杂税。

    这其中,第一种就不必多说,地方军阀基本没什么信誉度,借钱不还的事情常有发生,所以这个来源只是应急用。

    第二种就是压榨百姓,征收田赋。竭泽而渔,不恤民困。正税不足,便行预征,有一年预征五六年粮赋的。甚至在鹅城,预征田赋已到民国一百多年,何其荒谬!

    第三种苛捐杂税,据统计,民国年间的赋税超过1万种!

    仅仅“附加税”名义的杂税,据统计,各式各样的附加税不少于673种,另外有田赋附加、摊派等等,名目繁多。

    但这还不是最离谱的,很多军阀为了筹集军费,除了预征田赋就是普种鸦片,征收烟款,还有设勾栏烟花之地,抽收红灯捐,设赌馆,收赌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