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四九 再推一把-《七海扬明》


    第(2/3)页

    可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土地的私有化并非只是一些资本家的诉求,而是帝国的大部分百姓的形成的民意,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的潮流。

    为了抵抗这种潮流,李君华做了两件事,一是分化对手。无论是教育还是社会传媒,帝国都不遗余力的宣传私有化的害处。把土地兼并当成文明兴衰,国家存亡的重要标志。帝国毫不犹豫的告诉百姓,你即便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但也会被资本家们所兼并。只有土地掌握在帝国手中,才是绝对的安全。

    所以,普通百姓支持土地私有化是鼠目寸光的,最终得利的只有大资本家。

    而在另外一个方面,皇权积极的寻求更多的盟友。这就是帝国的实权贵族。

    帝国国有的土地、矿山和牧场,都掌握在两个衙门手中,一个是理藩院,另外一个行政总院的国有资产局。而前者就是贵族们的自留地,而后者也由贵族大体把控。此外,帝国那些数量巨大的国有企业也更多的向贵族阶层开放。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国有化越推进,国有资源就越多,那么贵族得到的利益和机会就越多,贵族也就成为了皇权的最大盟友,联合起来,对付那些崛起的资本家们。

    而这次外藩改制,虽然具体的方案没有公布,但这次参加御前会议的几个人都已经大体清楚。

    其中对于外藩所拥有的土地等资产的处置尤为重要,李君华兄弟三人已经决定,外藩领地内,上至藩主贵族下到普通平民,他们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做变更。其余资产,起义率收归国有。

    那么什么叫合法的私有财产呢,就是向理藩院报备过、缴纳过税款的资产才叫合法的资产。

    要知道,在扎萨克制度实行的三十年里,理藩院每年都会组织会盟,会盟期间,都要进行报备,起先报备最重要的是本藩的军事力量,但后来领民人口、土地多少等等也要报备,而外藩扎萨克是不允许种地、开矿、办理工厂的,在帝国十八年时,为了边疆区的发展,这些有所松动,但新的经济活动更要报备和交税。

    当然,涉及到利益,外藩贵族都会少报瞒报,比如阿布奈,向理藩院报备,藩地内只有两处矿山,矿工不过四百人,但实际上,他是云中绥靖区最大的煤老板,且拥有最大的蜂窝煤厂,显然,这些产业最终会和那些没被报备的土地一样,会被收归国有。

    而在年初的国务会议上,议员代表提过外藩改制的方案,其方案核心就是把收归国有的土地、牧场和矿山分给所有百姓,尤其是那些被奴役的奴隶们。

    这个方案看似充满了人文关怀,实际就是个陷阱。如果这样分配,那些资产很快就会倒手到海内各行省的资本家手里。

    要知道,农奴并不是在法律上得到解放就变成普通的百姓,也不是得到土地和工具就能成为农民、工人,这些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仍然需要组织,甚至说,需要教育。

    正如监狱里走出的犯人,重返社会后,只要有条件就会大吃大喝一番。奴隶获得自由和资产后,也很容易挥霍掉刚刚获得东西。

    李君华当时就意识到,那是一次试探,立刻重申了藩地资产国有化这个前提。现在看来,直接手段不灵光了,这些家伙又搞出了间接手段,先让藩地资产国有化,然后再逼着理藩院出售国有资产。

    “看起来,我们怎么应对都是输的。”李君华捏了捏额角,说道。

    帝国中枢利用资本家发动了对百姓对于外藩的批判,使得这个原本不那么迫切的问题,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这是皇帝的胜利。

    但是等砍头的刀真正悬在脖子上的时候,那些被资本家们摆了一道的外藩已经不在乎仇恨了,谁能帮助他们保住更多利益,谁就是他们的朋友。现在资本家出来帮忙,他们自然乐意配合,而这是资本家的胜利。

    可是皇帝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失败,因为外藩掌握着理藩院的很多资产,一旦按照资本家们写好的资本走下去,理藩院的那些贵族也很快就变成资产阶级新贵族,他们会和资本家们拥有一样的诉求。那时候理藩院就不是皇帝的理藩院了,而变成了资本家的理藩院。、

    届时,失去了这一重要的资源,实权贵族们也成为了无根浮萍,皇权也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皇权就会被架空,皇帝也会成为吉祥物一样的存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