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九零 边疆区的经济发展-《七海扬明》


    第(2/3)页

    沈长河连连称是,到了城区,尘土飞扬才算是结束了,李君威这才进了镇守将军府,这才想起这公署的主人应该是阿塔才是,说道:“阿塔呢?”

    “阿塔将军去东哈萨克绥靖区了,是视察冬储工作了。今天早上,我们接到您要来的电报,已经通知了将军,因为没通火车,怕是........。”沈长河说道。

    “工作要紧,不用他陪我了,八月前回来就行,我和他一起去乌城。不过这么早就视察冬储,他是闲的吗?”李君威问。

    沈长河说:“不如王爷进去,卑职再向您汇报。”

    “不去,不去,我们去你的驻疆大臣公署吧,阿塔我还不知道,他那么抠,还不懂的生活,在他那里肯定找不到好茶。”李君威没有进镇守将军府,直接上车去了驻疆大臣公署,路上,沈长河汇报了冬储的情况。

    在去年的时候,哈萨克草原降下暴雪,冻毙了不少的牲畜,因为这些年很少有暴雪的缘故,再加上草原上牲畜养殖规模扩大,导致牧民损失很多。在一些偏远的旗佐,还发生了冻死饿死人的情况,若只是牲畜损失,也就罢了,冻饿死人那就是大事,所以阿塔趁着春季藩军集训完成后,立刻前往各绥靖区视察,以他做事的风格,这一次少不得有人倒霉。

    “阿塔呢,我知道,早些年就跟着我,为人实诚,不怕得罪人,什么人情世故的在他眼里啥都不是。你作为他的搭档,还是要多提醒,多包容。”

    沈长河闻言笑了,实际上他对与阿塔搭班子还是很满意的,因为做事比较自由,不用处处掣肘。

    到了驻疆大臣公署,喝上香茶,李君威问起了镇北城的情况,他说道:“其实我这次来视察,不算公差,大约明年,就要回京了,回去后,皇上少不得要问,我就先来看看,省的到时候说不上什么来,你们也不要紧张,我可不是来挑刺的。”

    “卑职等,还是想着王爷多指点。”沈长河是秘书出身,说话很是得体。

    “我可是不懂这些经济民生什么的,倒是你们有什么困难,我是可以帮着解决的。”李君威随口说道。

    “行,那卑职先向您汇报........。”沈长河打开了文件夹,坐在了李君威对面。

    李君威摆摆手:“先吃饭,吃完饭,咱们去下边转转看看,光听你汇报有什么意思。”

    在公署吃了饭,李君威也没让动什么阵势,只是和沈长河带了几个侍从去转了转,而最主要的地点就是位于伏尔加河西岸,南边的车辆工业区,而这正是沈长河主政西疆以来,最能拿的出手的政绩。

    镇北城位于边疆,又处于西津和乌城之间,自然有自己的区域优势,最早这座城市的经济是被限制发展的,因为其就在俄国边境上,后来随着局势缓和,经济才开始有所起步。

    论起工业,最早发展的是木材加工,因为早期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来自顿河和伏尔加河上游的俄国木材数量大而且价格便宜,此后,就是发展起了粮食加工和羊毛加工。

    加工好的羊毛向西津输送,算是西津纺织行业的配套,而粮食加工利用的则是俄国和附近的粮食种植业,主要向乌城输送。

    一直到沈长河主政,确立了车辆行业为龙头企业,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

    原因很简单,随着铁路在帝国西北边疆的普及,对火车的需求量很高,但镇北城根本就没有蒸汽动力产业,别说镇北城,乌城和西津也是最近这些年才开始涉足火车头的生产,但镇北城的区位优势在于,其特别适合生产火车车厢。

    来自乌城的钢铁和钢铁制成品、西津的精密仪器和本地的木材加工,凑在一起,就是火车车厢所需要的全部,火车的客运车厢和货运车厢的生产,成为了镇北城崛起的第一项优势产业,而很快,随着火车车厢的生产企业出现,带动了其他车辆的生产,比如马车,无论是帝国面积巨大的边疆区的牧民还是俄国,破烂的道路才是主流,马车运输才是主流。

    而在今年,新的产业再次出现,那就是自行车生产,也正是各种大小车辆的生产,造就了镇北城南部的这片专注车辆生产的工业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