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九八四,你好-《草莽年代》
第(2/3)页
“明明有!”
“……”
“哎呀,我的两个小祖宗嘞,就别拌嘴了,再耽误下去天都亮了。”胡秀英把一捆用茅草绳系好的衣物和被单什么的,塞到李亚东手里后,就开始赶人了。
张春喜的交通工具是一辆二八大杠,他爹的宝贝疙瘩,虽然不是“永久”牌的,但一样贼拉风,飞驰在乡间的小路上不比日后的奔驰宝马档次差。
从村里到县城很有些距离,这也是俩人早起的原因,巴士倒也有,只是不太方便,要走老半天的路到乡里才能坐得到,而且还要钱,有那功夫张春喜颠着车已经把人送到了。
他也挺愿意干这活的,主要这辆车他平时眼馋得紧。一辆自行车骑了快两年还跟新的一样,如此也能看出他爹张会计大概是个什么样的人。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张春喜一边悠哉悠哉的蹬着车,一边扯着嗓子狼嚎着这首春节晚会后火遍大江南北的歌曲,自我感觉良好。
李亚东默默地注视着两旁不停倒退的景象,这条路他已经走过不下千万遍,如今再走一遭,竟有种走进了黑白电影里的感觉,令人唏嘘不已。
也不知什么时候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浮云从最开始的灰白色变成雪白色,然后又被朝阳染成了一片火红,旭日开始东升,新的一天到来了。
俩人赶到县里的时候已经是早上六点多,这个属于中国六七线的小县城,也渐渐从微凉的晨曦中捕获到了一丝生气。
这年头的高考远没有日后那么备受关注,什么张灯结彩、交通管制之类的一概没有,街道上的人们各自忙碌着,与以往的每一天并没有任何不同。
马路上也不拥堵,小轿车是完全不存在的,偶尔一辆“大东风”驶过时,总能引起一片关注。更多的还是人力拉动的板车,以及最常见的牛车。
赶车的老汉会在牛尾巴后面绑好麻布袋,或是随车携带一个竹篓子,那是收纳牛粪的工具,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即使大粪都是好东西,能当柴火能当肥,作用大了去。当然,最主要还是担心警察叔叔会找麻烦。
大家对于制服的敬畏远胜后世,敢怼警察的会被人民群众集火,被批评教育一番都是丢人丢到姥姥家的事情。
当街抛粪的行为就很恶劣了,明显是给社会主义抹黑,逐渐可以上升到搞资本主义做派的程度,反正这年头大概不受欢迎的事情都能归纳为这一类。
万恶的资本主义,没毛病。
“嘿!两位小同志,赶紧停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