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难得的晚餐-《超维之道》
第(2/3)页
风尘就又将自己的几个“项目”说了一下,解释了一番其中的意义、艰难,才道:“叔叔,您肯定清楚,研究一个未知的理论和跟着别人屁股后面研究,这其中的差距是不可以道里计的,投入太多,可回报的可能性太小……也许,一个项目研究了七八十年,才突然发现方向错了……”
“这些项目,我只是在这间屋子里说过,因为在场的人只要我提交了立项申请,就肯定会知道,所以也就不吝啬说出来……”
他肯定会去申请立项——哪怕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但……
“如果这只是一个笑话,那我希望这个笑话,还是从梅雪姐这里放出的风声……”他沉吟一下,道:“这,也算是我的一个未雨绸缪吧。如果这个项目,被人知道是我提出的,那必然是会认真,但倘若是由梅雪姐说出来,那至少科学界是不会认真的……”剩余的话他不曾说出口,但其中的意思,在场的诸人却都明白——
在中国的科学界看来“民科”就是一个笑话,是一群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妄人,所以他们说什么,那些科研工作者也不会当真,当成一回事的。
只要不在科学界传播,只要这是一个笑话,那么国外的同仁是否又会当真呢?在被国内证伪之后,又岂会当真?
张父念了一声“好”,赞道:“好心思啊……小风你说的对,这项目哪怕流产了,也不能让国外的科学家研究。他们和我们不一样,人家是什么都研究,都要验证一下,但凡有个万一研究出来了,那咱们是真的没有出头之日了。那个,小风,你这个项目要是真的研究出来了,那是不是什么二向箔之类的,也都有可能实现了?”
不得不说,张父的思维缜密,但想象力还是有些匮乏的。
风尘说:“当然,那时候,咱们国家的人口再多,也都不是问题了。物质公式,人造元素,人造材料——从无机到有机,天底下将不再有秘密,我们可以将一切都变成食物,将一切都变成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
张父道:“这事儿叔叔试试,看能帮你多少……怎么说,几十年了都在说赶英超美,咱们赶是赶上人家的屁股了,可真要说超,却超不过去。你这正是一个机会!”
“那就谢谢叔叔了……”
厨房中,做饭、炒菜的声音“嗤嗤”不觉,梅雪、秦璐瑶二人都是能干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一会儿工夫,就弄了一桌的饭菜:
麻婆豆腐、酸辣白菜、枸杞玉米汤、青椒炒肉、糖醋排骨……都是很适合冬季的食物,色香味俱全。
叫了三个男人,五个人在餐桌上坐下来,便是动筷,边吃边说。
菜很家常,但却很有味道……
聊的内容也是天南海北,聊梅雪在演艺圈的一些故事,也说一些张天野父母国内、国外考察、慰问的见闻,秦璐瑶戏称张父就是块“抹布”,这里擦擦那里转转,只要把表面擦干净了就万事大吉——至于说内部的一些问题,实在是有心无力,没那个职权。再说到科研上,一些并未在大众面前露面,只在科学家的群体当中流传的科技成果,也是让人感觉的大开眼界,不可思议。
像是什么液态金属应激性之类的东西……听着就感觉厉害了,具有应激性的液态金属,有着生物的特质,这不是说要成精了?
还有什么脑波干涉之类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