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绝对主力-《帝国争霸》
第(2/3)页
搞到最后,海军也只是把时间限制放宽到25分钟。
显然,这绝对不是拍脑袋的决定。
这个25分钟,其实是在反复推演之后得出的结论。
哪怕是最理想情况,即舰载预警机前出到4oo千米之外,而且雷达对高空飞行的轰炸机拥有不低于45o千米的探测距离,在现轰炸机后立即出战斗警报,而轰炸机将在距离航母5oo千米的地方射反舰导弹,那么留给舰载战斗机赶过去拦截的时间,满打满算总共就只有25分钟。
亚音轰炸机飞行35o千米,最多只需要25分钟!
当然,通过提前部署战斗机,能缩短截击时间,可是来袭的也有可能是飞行度更快的音轰炸机。
总而言之,“战-9”从一开始就按照截击机在设计。
用海军航空兵自己的话来说,“战-11”是战斗机当中的截击机,而“战-9”就是截击机当中的战斗机。
可见,为了达到海军提出的性能指标,在设计的时候是无所不用其极。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采用了可变后掠翼。
当然,这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想同时具备低空低性能与高空高性能,唯一能够采用的方案。
这是帝国海军积极采购“战-9B”,并且为“战-9a”更换动机的关键所在。
此外,就是采用了至今都独一无二的火控系统。
“战-9”不但有当今功率最大的机载火控雷达,还拥有最复杂的火控系统,能同时控制6枚远程空空导弹,攻击同一个扇面内的6个目标,由此成为全球第一种具备同时攻击多个目标的战斗机。
当然,雷达与火控系统只是基础。
为了让“战-9”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截击机,能够在远距离上朝携带反舰导弹,有巨大威胁的轰炸机开火,帝国海军还投入巨资研制了全球第一种远程空空导弹,也就是最大射程接近2oo千米,动力射程都有15o千米的kk-9“猎隼”。其最新的改进型,甚至具备了主动自导能力。
其实,kk-9是“战-9”专用空空导弹。
因为是海军投资研制的远程空空导弹,需要跟雷达配套使用,还采用的海军的接口,所以帝国空军一直没有采购与装备这种导弹,而且一直以远程空空导弹的命中率太低为由,拒绝展类似型号的导弹。
严格说来,其实是空军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kk-9在对付战斗机的时候,命中率确实不高,主要是机动性不够好,而且中段的飞行时间太长,战斗机通过转向就能摆脱。
所幸的是,对付轰炸机,特别是执行攻击任务的轰炸机,kk-9的命中率并不低。
要说的话,kk-9主要对付的也就是攻击机,不是战斗机。
与海军比,就算空军需要截击机,可对付的不是轰炸机,至少不存在需要在上百千米之外朝轰炸机开火的需求。
帝国本土所遭受的战略威胁,主要是中远程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而不是挂着炸弹执行轰炸任务的轰炸机。
对于那些挂着巡航导弹的轰炸机而言,在15o千米之外开火与在8o千米之外开火,并没有本质区别。这就是,跟巡航导弹动辄过1ooo千米的射程相比,空空导弹的那点射程根本不值一提。
其实,在帝国周边国家当中,也没有性能先进的轰炸机可用。
有这个实力的,其实是在东望洋对岸的纽兰共和国。
因为欠缺前进基地,所以纽兰共和国的战略轰炸机,主要针对在其本土周边地区的军事基地,特别是在霍瓦依群岛那边,而在该方向上担负防御任务的主力,在上次大战之后就是帝国海军。
如果需要,也是动用部署在6上机场的重型舰载战斗机。
可见,在本土防御方面,帝国空军对远程截击的需求并不是很高。
不然的话,也不会在开第四代战斗机的时候,直接放弃远程截击机,把截击任务交给了“战-11”。
依靠“战-9”与kk-9这对组合,帝国海军第一次拥有值得信赖,而且足够强大的远程截击能力。
在理论上,1个小队的4架“战-9B”就能够应付一个方向上的威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