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儒道相争-《西游之镇八荒》
第(3/3)页
长安城。
掌握大权的天子,训斥反对酷吏的太子。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⑴”
太学供奉孔子的神像,出现丝丝裂纹,汉朝疆土所至,充斥天地间的儒家浩然正气,晦暗腐朽。
清幽的宅院,道人盘坐,他看着天,目光热切,自语道:“你们想要打造一个儒家天下,哈哈,看吧,只会夸夸其谈的儒术,讲三纲五常,讲仁义礼智信,如何治理天下?你们肯定想不到吧,害死你们的,就是自己啊!”
长安西郊。
守陵的董姓家仆忽地听见声叹息。
“眭弘⑵误我!”
幽冥界,阴山。
商鞅视线似乎跨越幽冥界,来到人间,道:“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无名深山。
松树下,石刻的棋盘,披蓑衣戴斗笠的老人和黑衣青年对弈,忽有所觉。
“先生?”
老人淡笑,道:“不急,儒术独尊,儒学已成显学,薪火相传,纵有雄主,改变得了一时,变不了一世,何况,文庙那几位,纵然理念不合,但终归是一家。”
“若儒家理念,遍布天下,于我们,恐不利!”黑衣青年道。
老人落下一子,道:“不,那时,急的是天上,而且,你太高看儒家,为何文庙正中的那位奔波一生,始终得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天理和人欲啊!”
黑衣青年遗憾道:“可惜,治世无纵横!外儒内法,济之以道,方是天下太平安定的良策。”
老人颔首,笑道:“儒道相争,法家得益啊!”
Ps:注⑴:出自《汉书·元帝纪》⑵:谶言《公孙病已立》,眭弘从董仲舒学春秋,当时汉天下发生两件神异事件,其一泰山有大石自起立。其二是上林有柳树,枯僵复起,虫食叶成文:公孙病已当立。眭弘上书“陛下,现泰山大石自起立,是上天在向我汉昭示,当有匹夫为天子;枯柳复生,意指故废之家公孙氏当复兴。我大汉承尧之后,有传国之运,现天降昭示,当求天下贤人以禅之,我皇退封百里之地,以顺天命!”汉昭帝下令,“弘妖言惑从,诛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