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大明新的外交政策-《正德大帝》
第(3/3)页
康海就不得不开始思考着皇帝为何要取缔朝贡制度,他不能直接问皇帝朱厚照为什么要改革朝贡制度,那样会被皇帝轻视,轻视自己尸位素餐,看不出朝贡制度的弊端。
当然,正因为有一位动不动要群臣对帝国现有制度的合理性进行思考的皇帝,康海也不得不时常对帝国的朝政相关制度思索过,这朝政制度的好坏,他也思索过,而不是依照惯例,按部就班地完成。
如今康海也能猜到皇帝陛下朱厚照要取缔朝贡制度无非是因为大明在这个制度中其实是吃亏的,基本上,大明都要为招待这些使团与赐礼而花费不少钱财。
但取缔朝贡制度后,与这些外藩各国如何交流,康海也没有想到解决办法。
而且大明是宗主国,对于这些外藩,大明又不能不管,何况这些外藩的安危也会影响到大明的安危。
“陛下,臣敢问,取消朝贡制度后,这些来朝贡者该如何处置?另外,礼部该如何接洽?”
康海问道。
“这个分两种,如果是大明的藩属国,他们就相当于是我们的走狗,他们可以来朝贡,但必须签订朝贡条约!
比如,这朝鲜国可以每三年朝贡一次,以人口数量计算,每人朝贡一银元,那么朝鲜国每三年当应给大明朝贡等同人口数量的银元,当然,进贡银元可以用领土租借权与矿山开采权以及关税征收权做抵押!
当然,朝鲜还需要每三年向大明提供他们户曹的人口数量统计册!而大明则不需要再给朝鲜国赐予礼物,大明只会保证给予他们三年的和平时间!”
“如果不是大明的藩属国,自然没必要来朝贡,但他们也会被我大明视为敌国,朕不会允许与大明平等的帝国存在!大明也不会对他们国家的安全负责!”
朱厚照说道。
康海听后不由得一惊,心里盘算道:“三年朝贡一次,以该藩属国一人一银元计算,朝贡银元数量等同于人口数量,而仅朝鲜一国估计就得朝贡数百万银元,数百万银元对于大明帝国尚且是一笔巨款,对于朝鲜而言则更是一笔巨款!”
因而,康海不由得说道:“陛下,这样一来,会使得各藩属国负担巨大,只怕他们不再愿意承认大明为他们的宗主国。”
“那大明便没有保护他们的必要,也没有尊重他们领土与一些主权的必要”,朱厚照说道。
康海一听无可辩驳,只又问道:
“诚如陛下所言,既然如此,涉及两国邦交之事该如何处之?大明是否还需要派使臣出使宣召?”
“愿意与大明建交或者承认大明为宗主国者,朕可以让他们帝国京城租借房屋作为大使馆,且在与大明断交之前,该国的大使馆可以一直存在,他们可以派官员常驻大使馆,与大明进行交流!当然,朕也会派大使去该国建立大使馆!”
朱厚照说后,康海便再次陷入了疑惑与思考之中,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大使馆”这个词,但他也能理解,只问道:“敢问陛下,这大使馆是由我们提供保护与银款吗?”
“自然不是,由他们本国提供”,朱厚照说道,他才不会让以后的各国的大使馆像现在的会同馆一样,由大明朝廷把这些各国使臣的吃喝拉撒全管了,虽然礼部的钱大部分都是教坊司挣的钱,但也是不能白花的。
康海又问了几个问题,在彻底弄明白了朱厚照的意图后才离开了西苑,而这时候,已经是华灯初上,京师大学的学生们开始翻各大公侯府的院墙与某些千金小姐私会的时候,但康海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内阁,思索着如何完成皇帝陛下要自己改革朝贡制度的任务。
待次日天明,康海在案桌上醒来后,礼部左侍郎席书便找到了康海,向康海禀告了朝鲜使臣崔重洪意图行贿自己的事,席书之所以向康海禀报此事,自然是担心将来被人弹劾自己受贿的话,好有个上官替自己作证自己没有受贿。
“这个崔重洪!竟然敢收买我天朝官员,这是在有意腐蚀我大明吏治!但是,这也说明他有什么别的企图!不过现在也管不了他,如今,陛下有意改革我大明的朝贡制度;
但现在,偏偏礼部尚书欧阳旦在养病,便由你与主客司的官员立即起草一份新的大明朝贡与邦交制度吧,到时候,老夫与陛下通过后,再交给翰林院,记入《大明会典》!”
康海说后就向这礼部左侍郎席书将大明新的外交政策细细说了起来。
席书听后十分惊愕:“首揆!这,这,这是否太过霸道,只怕外藩诸国不会愿意再承认大明为宗主国,那而今陛下之帝王伟业岂不毁于一旦?!”
“陛下岂会自断自己的帝王伟业,陛下是千古难逢的大帝,其谋略自然比你我远,这些外藩若如现在这样被我大明养着,他们也只是表面上尊崇我大明,内心则并不会畏惧,甚至一旦有机会还会吞噬我大明领地,他朝鲜之前为高丽时,不就有意蚕食我辽东之地之举!”
“如今,为防将来外藩诸国做大,威胁我大明,只能先断其崛起之机会!”
康海说后便让席书草拟新的朝贡与邦交制度。
席书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正三品礼部左侍郎,没有资格质疑朝廷的新政,便也就老老实实地按照康海的意思写了起来。
三日后。
康海正式把大明新的外交政策递交到了大明皇帝朱厚照的手里。
朱厚照看了后很是满意,便让另外两名内阁阁臣看看,但这时候,一旁的张璁则说道:“陛下,臣建议,如果一国既认我大明为宗主国,那么在承认别的国家为宗主国时,理应在给别的国家相应贡礼时理应向我大明也增加进贡同样的贡礼,否则,我大明可以视为该藩属国背叛了大明!”
朱厚照听后很是赞同,忙令康海加上,心想这样如果一个藩属国如朝鲜真的称臣于日本或者其他国家,那么在给予日本与其他国家的特权和待遇的时候,也必须给予大明同样的特权和待遇。
看着新出炉的大明外交政策,朱厚照认为这才是大明近代外交的开始,而大明的外交历史也注定因此翻开新的篇章,不再是农耕文明时期那种温和仁厚的外交方式,而是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方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