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村落敷洲渚,断岸驾长虹。 人物出没间,罔辨色与空。 倏显还倏隐,造化有元功。 秉钺来渤海,三载始一逢。 纵观临已申,渴肠此日充。 行矣感神异,赋诗愧长公。 胡子睿还清晰地记得此诗是以碑刻的形式保存的,当时导游小姐姐曾经说过此碑是由袁可立所作,书法大家董其昌书写,由温如玉所刻;胡子睿还记得当时导游小姐姐的介绍:董其昌作为中国书画史上的名人,不仅亲自为袁可立书写,说董其昌对袁可立的诗、书法评价都很高。 胡子睿按耐不往自己的好奇心,准备来个“打破砂锅问到底”,他端起酒壶敬了袁可立一杯酒道:“袁老先生,董玄宰(董其昌字玄宰)先生你可认识么?” 袁可立闻言,笑道:“不瞒王爷说,董玄宰是我的好友兼同窗啊!” 胡子睿脸上带着惊奇的神情,对袁可立道:“此言当真?我听说董玄宰比你要大好几岁呢。” “董玄宰本是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而我是河南睢州(今河南省睢县)人,本来两地相距千里,他的年龄也比我大六、七岁,本来两个人已经无甚交往,然而有时侯缘份就是这样妙不可言。” 袁可立点了点头,欣然道:“原来董玄宰年少时就以聪明才智闻名松江,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他参加科举多年总是‘名落孙山’(此处指落榜),外人议论纷纷,董玄宰自己也感觉非常郁闷;直到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怪梦,梦中有人对他说,你要和袁可立一起参加考试才能中榜;董玄宰于是走遍了松江,到处寻访我,那个时侯的我还在睢州,他当然一直没有找到,说来也怪,他真的一次科举都没有考中;董玄宰渐渐对科举失去了兴趣,转为将精力放在书画方面,反而创出一番天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