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今看到罗万化的困窘,不由得琢磨起来,能不能雪中送炭?国子监祭酒好歹也是几千读书人的领袖,虽然不能与部院相比,但相对于其他寺、监衙门算是比较上等了,罗祭酒本人也是状元出身,名声还是有的。 以申大公子和范弘道“熟悉”,说话不用拐弯抹角,他悄悄走到范弘道身边,“帮我想想,你觉得放一放罗祭酒怎么样?” 范弘道没想到申大公子心思还挺不少,对礼部尚书扬了扬头:“你去问问沈部堂啊,没看见连沈部堂都在为难么?” 申用懋没好气的说:“还用问沈部堂?我还能猜不出来?今天这场面的关节肯定在你身上,不是你做出来的就见鬼了!你就说我有没有这个面子?” 范弘道摇头道:“大势所趋,除开天子谁来也不管用了,即使是令尊!你看沈部堂刚到国子监时,还想协助罗祭酒渡过难关,现在也不做声了。” 说实话,刚才沈鲤沈尚书开始走进国子监的时候,心里确实是存有帮着国子监祭酒罗万化的心思,范弘道讽刺他“官官相护”倒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但是现在沈尚书已经没有这个心思了,他不是固执死板到完全不知变通的人,不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就应该根据即时情况做出改变。 刚才是什么情况?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还有操作空间;那时候罗万化也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反感和愤慨,所以还可以拯救一下。 现在是什么情况?所有人都已经知道,风波的源头是范弘道一个打几个还能击败本科进士的前几名,事态的敏感性立刻剧增;同时罗万化已经成功的引发了全体国子监监生的愤慨,若自己稍有偏帮,就能引起剧烈的反弹,导致引火烧身。 所以沈尚书非常清醒的知道,眼下众监生的愤怒情绪集中在罗祭酒身上,其实这并不可怕,因为责任全部是罗祭酒的。 若因为自己处置不当,让这些愤怒情绪涌向朝廷,那就是自己失职了,朝廷肯定会怪罪到自己,很有可能会让自己被处分。 申大公子想明白了这点,也不做声了,自己这点面子根本不够看的。 其实变成这种烂摊子不怪别人,只能怪罗祭酒自己。他不该出于私心将范弘道打成倒数第一,埋下了导火索;不该因为个人喜好将范弘道从国子监除名,让事情彻底失控; 不该虚荣心作祟,公开与沈尚书硬顶,失去了最后的挽救机会。如果他真能保持公心,纵然范弘道有万般算计,又能奈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