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吏部见闻(上)-《大明狂士》
第(2/3)页
话说这吏部位于皇城外东南,堪称是外朝第一牛气的衙门。任凭你做官时多么威风,只要进了吏部大门,那肩膀也得矮三分;甭管各路父母官在任上多么霸气,到了吏部也得当孙子。
原因也很简单,这吏部是负责官员升迁调转的衙门,连考核、封赏等事务也一并包办了,所以有几个人能在吏部面前拿架子?尤其那些四品以下的官员,前途命运往往就是吏部一纸公文的事情。
范弘道纵然时常狂态毕露目中无人,但在吏部这里却没必要这样造次。进门后按着规矩,在前堂小吏那里验证了文凭,然后经指点去文选司办手续。
到了文选司相关公房里,却见房中官员三十六七岁年纪,方面长髯,眉间宽阔。范弘道没敢多看,恭敬的递上文凭,说明来意。
这吏部官员打开文凭仔细看过,然后就甩了回来。范弘道连忙捧住文凭,十分不明所以。
随即这官员对范弘道呵斥道:“太学乃育人之地,各方贡生入学磨练后,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方可成材。然后才能出监历事,为朝廷效力!
今次阅过你的文凭,你进国子监不过月余,何德何能超擢历事?故而本官欲将你的文凭发回,你且回去认真读书,过一两年再来吧!”
范弘道觉得对面这位官员实在蛋疼,他简直多此一举。
文凭是国子监开出来的,也就是说,国子监已经认可了自己的资格,证明自己有能力到各衙门历事。你吏部一个官员老老实实办手续就行了,最多只能决定自己去哪里不去哪里,但有什么道理指手画脚质疑国子监的内部审查工作?
于是范弘道很“耐心”的解释说:“这是国子监李大人签发过的,至于在下有无能力,国子监自然也审过了。而吏部的大人们对在下所知不多,又能怎么判断在下?”
这文选司官员却毫不相让:“既然手续要经过吏部,那吏部就要负起审核责任!不然各衙门都有自己的私心,靠谁来平衡?本官也是秉公行事,”
面对这文选司官员,范弘道仿佛有种上辈子进机关办事的感觉。很多工作人员都能给你说出冠冕堂皇、公正无私的大道理,都能拿出秉公办事的态度,但事情就是办不成,最后还要让你感觉错在自己身上。
秉公秉公,多少麻烦假你之名,范弘道心里叹道。现在也只能尽力另寻他法了,范弘道忍不住询问:“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