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老侍郎的春天(下)-《大明狂士》


    第(2/3)页

    弘道也很实在的回答:“当然是回国子监继续读书啊,然后等着两年后的京城大比。”范

    弘道本质上仍然是监生身份,历事监生当然有放弃历事的权力,然后回国子监读书,可这当然不是顾宪成所想见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也是顾宪成“求着”范弘道去聊城。

    不过顾宪成忽然又醒悟过来,他险些被范弘道带到沟里去了,质疑道:“礼部尚书之事,与你去聊城上任有什么关系?”“

    嘿嘿嘿嘿。”范弘道莫名的笑了几声,“在下推荐了赵老大人为礼部尚书人选,你顾大人如果不给面子,非要从中作梗,那么也休怪在下不客气了!去聊城上任这点前途,在下也不要了!”范

    弘道今天站在面前罗里罗嗦的说了半天,顾宪成还是云山雾罩,根本没明白范弘道究竟说什么。当下他又忍不住怒气了,拍案喝道:“你想怎么不客气!”范

    弘道骂都骂过了,岂能被吓住?针锋相对的说:“明人不说暗话,你顾大人不过小小五品郎中,却敢在庙堂上搅风搅雨,动辄抗衡阁部,所依仗的不过两点而已。一是人多,二是舆情。”

    范弘道说的也没错,大明太祖皇帝进行制度设计时,担心高官权臣坐大,所以设计出“以小制大”的体系,给了御史、给事中等七品言官很高的政治地位和特权,又严禁官员堵塞言路。

    两京言官群体加起来有一二百人,人多势众又有监察权,很容易造成舆论声势。所以纵览大明庙堂,经常可以看到高官显贵被言官弹劾得灰头土脸、甚至被迫辞职的场景。

    目前顾宪成所代表的清流势力,主体就是言官群体,如果几十言官团结成一股力量,那绝对是不可小觑的势力,甚至足以让内阁顾虑多多。

    又听范弘道傲然道:“如果在下回到国子监,发动几千监生,时时刻刻盯着顾大人你们这伙人,动辄堵着你们官衙府邸大门,就问你怕不怕!”顾

    宪成登时就变了脸色,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因为他真的有点被吓住了。范

    弘道在国子监的威望和号召力,是无可置疑的。当初范弘道带领监生群体上街,逼礼部尚书沈鲤辞官的事情都干出来了,还有什么事不能干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