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收买人心-《大汉国手》
第(1/3)页
近乡情怯这样的情绪按在华安身上是不合适的。
因为在这里他并没有太多的记忆和思念。
军队开拔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人吃马嚼的消耗很大。尤其又是在冬季,所耗更大。
从洛阳到长安,约四百里,不绕道的话,奔马一日可达,急行军两日可达,正常行军要走三天以上。
去年初华安和郑怜儿离开长安至洛阳,因为要规避蛾贼,所以绕了不近的道。
如今蛾贼覆灭,却来了羌兵。
“中郎将,已至黄昏,函谷关就在眼前,是否靠近函谷关扎营?”
从长安到洛阳往返都是要过函谷关的,当然也可以从潼关绕一圈到达。
天寒地冻的行军两日就走了两百里,可以了。
“就地扎营吧,不要靠近函谷关。”
“喏!”
前军校尉岑旭领命而去。
“家主,监军大人进了函谷关。”裴丛如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盯紧葛鴻和他麾下那百十个绣衣使者的一举一动,免得他暗地里做些小动作。
华安蹙眉,“函谷关守将何人?”
“戴远。”裴丛回道。
“可知此人背景?”
“暂未可知。”
华安吩咐裴丛去打听打听戴远何许人也,跟张让有没有关系,他倒要看看葛鴻进函谷关到底干嘛。
扎营华安是不懂的,反正除了何时开拔,何时扎营,何时吃饭外的军伍事宜他是不插手的。
门外汉领导门内汉最后的结果肯定不好,不懂就是不懂,学学刘邦就好了,知人善用。
不然我要你们这些校尉和百夫长干啥?
华安虽然不懂,但不耽误他装模作样的巡查。
宿营扎寨有很多讲究。
要近水,远涯,背风,背阴,还要清除地面石块,低矮灌木丛等物。
华安一边巡视探查,一边暗暗记住一些宿营必须注意的事项。
约莫半个时辰的忙碌,才算完成宿营。
片刻后炊烟袅袅,一口口大锅里升腾着滚滚热气,除需要值守巡营的士卒外,余者皆围锅而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