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并不是谁拿破仑的军队和二战时期德意志的军队不够强大,可面对极北之地恶劣的天气,他们的适应能力显然有待商榷。 相反,战斗民族早已习惯了极北之地的恶劣天气,有可能,论真实的战斗力,他们并不如拿破仑的军队和二战时期德意志的军队,可论起在极寒气候下的适应能力,只怕没有哪一个民族能比得了战斗民族了。 关于这一层的顾虑,显然孙定宗和马进忠二人是不会理解的。 不好说现在大周最精锐的不对就是比罗斯人强悍,可论起适应极北之地的严寒气候,大周将士显然不如罗斯人。 关于这一点,张凌阳可以直接下百分之百的判断。 再说,西西伯利亚的气候可是要比欧洲莫斯科那边要恶劣许多。 如果大周不能在瓦剌大草原上将罗斯国的军队一举歼灭,如果战争旷日持久下来,只怕大周战败是迟早的问题。 不过也不是说大周一直就处于被动状态。 刚才马进忠已经说过了,罗斯国想要东征大周和瓦剌,西西比利亚漫长的补给线是他们绕不开的问题。 如果大周能够在罗斯人在西西伯利亚的补给线上动手脚,未尝没有胜利的可能性。 可这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无论大周还是瓦剌,对西西伯利亚的地理环境极其陌生。 西西伯利亚虽然也是大平原,可那里是一望无际的丛林,即便以骑射著称的瓦剌人去了那里,也极有可能迷路,更不要说大周的人马了。 所以,怎么破坏罗斯人在西西伯利亚的补给线,便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一开始,张凌阳想到了犹太人,毕竟西西伯利亚那一望无际的丛林被罗斯人抵押给了犹太人。 可随即又一想,此事有些不大现实,因为西西伯利亚被抵押给犹太人还不到半年的时间。 现在,犹太人只怕还没有派人入驻西西伯利亚。 所以,短时间内想要摸清楚西西伯利亚的具体情况,只怕有些不大现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