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计划书-《大唐医王》


    第(2/3)页

    所以琢磨来琢磨去,李元嘉给皇帝列出了一个“三年计划”——第一年培养相应的工匠和管理人才,第二年在全国各道建起属于自己的翻车工坊,第三年开始逐步提升翻车的产量和质量,并最终达到长安城外那家工坊的水准。

    时间跨度很长,但是在李元嘉看来这才是靠谱的计划。

    还是那句话,他绝对不惮于用最谨慎的态度来衡量这个时代的效率,尤其是当他要培养的是一批人的时候,李元嘉肯定会把难度提高到最顶级的程度……

    他太难了!

    现在城外的那个翻车工坊之所以能建起来,关键是因为有王普的存在……即便是有这个有文化,懂数学,还用造纸工坊练了几年手的“管理型人才”,再加上陈木等王府木匠们的全力配合,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算是搞定了这件事情。

    而且千万别忘了,这些木匠还是大唐最优秀的那一批!

    真要是培养那些地方上的普通木匠,还要让他们组成一个流水线……再强调一次,哪怕是大唐贞观版的超粗糙流水线,只要想想李元嘉就觉得头皮发麻!

    他真是太难了!

    只不过……

    李元嘉的眉头微微一皱之后,很快就舒展开来,甚至还露出了一丝笑意:“要是不难,又如何告诉他们阿拉伯……嗯,天竺数字的牛逼?又如何能让他们明白,我韩王府这些人的牛逼?呵呵!”

    下意识的,李元嘉就想起了那个在翻车工坊作死的家伙。

    粗糙版的流水线确实很简单,但是没有了陈木和王普的帮忙,没有了那些更加熟悉的王府工匠们,翻车工坊最多也就是维持住一个月三百台的量,别说超越到四百台了,就是想要恢复到陈木他们离开之前的水平都不可能!

    真以为别人管着能做到,他自己就也行?

    扯淡呢!

    反正心里面越想越是美滋滋,李元嘉手中的柳枝炭笔也就动的越来越快,在白纸上迅速的写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汉字。

    就在这一瞬间,他甚至有点找到了上辈子写论文……唔,论文可能难了点,但是有点像是替老板编写某本教材时的感觉,越写越来劲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