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611所是专业的设计团队,这一点毋庸置疑。 404对于战机项目不是熟悉的,不代表他们就必须得被设计团队牵着鼻子走,技术性能方面,绝对是不能妥协的。 至于经费,那不是问题。 是问题,也能解决的。 “郑主任,我们先商量商量,然后给答复,您看如何?”熊宏元见没法谈下去了,赶紧拉着霍海源告辞。 一直出了总部大楼,见外面也没有几个人,熊宏元才苦笑着对霍海源说道,“老霍,不是我说你,这脾气真得改一改了。即使有什么问题,也可以下来再沟通,你这样直接反驳,不容易沟通啊!” 霍海源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们谁懂得战机设计?这个方案,完全就限定了设计方案,不是胡闹吗?” “可你也不能这样质疑不是?如果有困难,我们可以在研究后,一项项列出来,给他们讲清楚,你之前不都是这样干的?”熊宏元自然清楚。 他没有看到技术指标,也没有看到里面的内容。 “你自己看吧!”霍海源把手中的文件给了熊宏元。 熊宏元边走边看,到最后,脸上也是变得极其复杂。 他终于知道霍海源为什么不顾郑宇成的面子,看完就反驳了。 “这几乎是达到了我们十号工程的技术难度!” “不,这比十号工程的技术难度还更高一些。”霍海源深呼吸一口气,对着熊宏元说道。 “不管怎么说,我们得跟他们合作这个项目。十号工程立项了,可一直没有明确的性能指标,经费也不充足,按照他们说的,十号工程的一些技术,还真可以用这个来论证,同时还剩下一大笔论证经费。”熊宏元心态倒好。 他们并不知道,这份技术指标,不仅是谢凯针对枭龙的各种缺陷改进而来,更是把歼-10的一些技术性能指标都给弄到了里面。 气动布局,几乎也是采用的歼-10那经过多次修改之后的东西。 枭龙战机出来后,就已经落后,完全是先天不足。 一款载弹量只有5000kg的轻型战机,真心没有多少的用户,何况航程不足,飞行性能也不够优秀。 重生有个好处就是这样,可以让研发过程中需要去论证,设计完成后试飞,发现问题,再进行改进的过程消失。 不仅节省时间,同时也少浪费很多的经费。 按照这样的情况,谢凯认真考虑过,5亿美元的经费,是足够完成新枭龙的设计。 虽然同样取名为“超七”计划,不过这已经不是轻型的枭龙。 谢凯给这个工程的定位是歼-10的外销版本。 “谢凯,你真确定你们国内能弄出这样的战机,而且经费不超过5亿美元?”再次见到谢凯,穆沙拉夫很严肃地问他,“要知道,这个方案很受我们国内重视,不仅穆巴拉将军跟卡奇赫德将军来了,就连我们空军的高层都亲自来了。” “放心吧,上校,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们?”谢凯一副您别担心的模样。 穆沙拉夫可不相信他的话,“之前你们几乎都是采用这样的手段。先给一个不高的价格,然后慢慢地涨价……” “呃……上校,涨价可不是故意的!而是贵方要求更高的性能……”谢凯有些尴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