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再世为人-《名传万界》
第(2/3)页
四场考试,能脱颖而出者,都是对大道有所领悟,兼之心性上佳的修行种子,这一类大多都投入一流道脉之中。
除却数位真君嫡传之外,国中上下,大小道脉约莫有三百之数,道经科的秀才、举人,可以择一投靠。
童子试,由县中举办,三年一次,凡年齿十五到二十五,都可参与。
每三年一次,一人一生有三次机会。
一旦成了,就会授下一卷筑基所用道书,自此获得修行道法的机会。
就算以后不能进步,一辈子只是个童生,也羡煞旁人。
因为哪怕只是童生,每岁也有四两银的补贴,可以选择加入官府,竞争道官资格,获得官身。
如果本身资质不错,还有机会加入道脉,成为道脉弟子。
不得这个道经科童生资格,就没有资格修习道法,不是合法的修行之人。
哪怕你天资横溢,机缘巧合之下,获得前人遗泽,修成神通法力,也不被承认,只是个散修而已,处处被排挤。
当然,要是能在深山大泽之中,福缘深厚,获得古代大派遗留仙府,修成地仙,那自也有资格,获得承认,于各家道脉之外,自成一家。
如今大夏这三百多道脉,早就超出那二百多位海外仙人的数目了,其中倒有小半是这么来的。
大夏一十六州,道脉三百多处,平均每一州,都有二十多家大小道脉。
每三年,一县之地,童子试总是能出一二十位童生。
一州之地,粗略估算下来,每三年内,一两千位童生总是有的。
一国之地,那就是两三万童生。
这些童生,却只有十来位能得进士科,能自凝道种。
余下还有一两百人,稍加磨练之后,也有希望迎头赶上。
再下则是庸碌,不得不选择修法入道。
真种即道种,这一关须得自我证悟,经心光焕发之后揣摩道意而凝聚,须臾不得离它,久而久之,养成这真种。
能得真种,自行入道,即是神仙种子。
这道种虚无缥缈,但一旦凝聚,却有种种异象,更能改易资质。
期间除了那筑基强身的吐纳之法之外,不能修得任何别的法门,以使得道基不纯。
这就是要求凡身证悟,自行入道,而不是循着前人之法。
是以千难万难,万人之中难出一个。
而不得真种,以修法入道,等而下之,自然先天就低了一层。
“自打来到这个世界,我就在为自凝道种,有了上个世界的经验,这一步于我来说并不算难。”
他在室内走了几步,想着:
“论积蓄,这个世界但凡流传在外的道经,少有不曾为我搜集而来的,早就已经熟记在心,通过童子试,必是稳妥的”
“只是为防着小人作祟,还是要有个由头。”
“旁人有观桃花而证悟,凝聚真种,我就以通过童子试为由,来个大彻大悟,当众凝聚真种,一举成名!”
他这么想着,并非无由。
平成县中,林家也是一家大户,族里适龄子弟,也有二三十个,算上旁支、姻亲,能有五六十之数。
这一世,他自幼失孤,不受主家重视。
往日饮食用度,银钱支使,这类待遇只是寻常,虽说没有苛待,但也没有多少优待。
如果不能借此机会,一举成名,真说不好能不能就此出头。
自凝真种,也只是入道而已,实则还是凡人,也没有神通法力,喝下毒药会死,被人暗算会伤。
他可不是当真只是十六岁的少年,自然不会忽视这一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