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驳船-《大国旗舰》
第(2/3)页
见蒙建业愣愣的不说话,焦大林还以为蒙建业是被自己说得难为情,不由得把口气放缓,细细的提点了一句。
蒙建业能怎么办?难道还要继续说他会造清淤船?估计自己的话还没说完,就得被焦大林批得找不到北,没办法,实在是奋进厂的实际情况根本没办法造新船,又何谈去造船?
所以蒙建业只能讷讷的点头表示受教,便带着核算港口清淤的任务,匆匆离去。
焦大林站在原地看着蒙建业离去的背影,不禁深深的叹了口气:“最近的的担子压得很重,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撑下来。”
正如焦大林所感慨的那样,这段时间蒙建业肩上的担子的确很重,不但要培训一线职工橡胶捻缝工艺,还要帮着焦大林处理一些零散的核算,如今又要让他参与港口清淤的工作,这对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负担不可谓不重。
可正如厂子无法造船一样,焦大林也是没办法,他是空降到奋进厂的,本就没有可靠的人手去用,再加上申书记等人的掣肘,他这个一厂之长没被架空就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他也只能让靠得住的蒙建业多担待点儿,权当是对他的培养了。
蒙建业并不知道焦大林纠结又释怀的良苦用心,就算知道了也只会惊诧于焦大林居然骨子里是个老文青,至于其他的根本就不在蒙建业的思考范围,因为他至始至终也没焦大林想象的那么累。
担子是给他了,难道他就不能转手再给别人?
橡胶捻缝工艺他会,贺城同样也会,不仅如此,这货嘴皮子还贼溜,活干得慢,事儿办得遭,可一张嘴却是能把死人给说活了,天生就是搞培训的料,不让他去培训一线职工,蒙建业都觉得屈才了。
零星核算他的确是拿回去了,可转眼就丢给了梁明秋,如果有电脑他还能勉强做一做,可捧着算盘,全靠手写,蒙建业见了头就大,还是让细心又精通核算法的梁明秋去搞吧,毕竟能者多劳嘛。
至于如今的港口清淤核算,的确是有点麻烦,不过蒙建业也想好了,就交给孙宏红去弄了,尽管这妹子时常脱线,可办起事还是很认真的,更何况孙宏红的焊工班跟放羊班没啥区别,有的是时间来小艇码头实地测量,到时候再让梁明秋把把关,根本不用操心。
第(2/3)页